11月7日晚,著名汉学家、道教学家施舟人教授(Kristofer M. Schipper)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文科楼272学术报告厅,为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全体师生与学校其他学院200余位同学开展题为“道藏学”的专题讲座,现场座无虚席。讲座由本所所长盖建民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盖建民所长首先为聆听讲座的各位师生隆重介绍施舟人教授的学术背景,代表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向施舟人教授颁发了《宗教学研究》海外学术委员会委员聘书、客座教授聘书。
颁布聘书
讲座中,施舟人教授从科学的胜利开始,阐释对于道教研究的独到见解。他认为古丝绸之路也是一条宗教交流之路。施舟人教授重点阐述了从老子起始,“道藏”的编纂就应该属于“御制”,然后依次围绕“道藏学”这个主题,为我们介绍了《道藏》编纂的发展历史与研究《道藏》的学术史。施舟人教授在演讲中提及,从一开始葛兰言先生对道教不了解的遗憾到陆修静对道藏进行三洞四辅分类方法的合理性与重要性,以致如今全国各地学术机构及高校对道教的研究热潮。另外,施舟人教授还谈到了自己的学术研究历程以及与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创始人、我国宗教学界泰斗卿希泰先生的深厚友谊。
施舟人教授主讲
讲座进入尾声,盖建民所长对施舟人教授的讲座内容进行点评并谈了自己的几点看法:第一,要充分认识历代《道藏》的编纂是一种国家行为;第二,道教学的建立与道教学的研究基础仍然要立足于道藏学的研究;第三,对《道藏》的三洞四辅分类的合理性及其内蕴传统文化价值要重新评价;第四,道经传授有“内部的秘传系统”,对道经的断代要充分考虑道经的这一特点。
随后,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更好地了解道教和道藏学,盖所长把提问的机会交给了在场的同学,让施舟人教授与到场的老师和同学进行了充分的互动,施舟人教授还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道教的传统与现代”“信仰与学术”等问题。
讲座现场
讲座结束,同学们给施舟人教授报以热情洋溢的掌声以示敬仰,聆听讲座的领导、老师同学们和施舟人教授合影留念。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讲座让自己获益匪浅,对于道教学以及道藏学的理解也将深深印刻在每位学子的心中,也更有利于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去得到更多的启发。
师生合影
施舟人教授作为国际道教学界的权威学者,硕果累累,有着卓越的学术造诣和严谨的治学精神。整场讲座近两个小时,80多岁高龄的施舟人教授坚持不落座,一直站在讲台上将自己对于道教学研究的坚守与对《道藏》研究创新的认识一一进行分享。这样一种对学术一丝不苟、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深深打动了在场的同学们。
(供稿:陈俊文、施诚刚、王禹栋;摄影:李冀)
嘉宾简介:
施舟人(Kristofer M. Schipper)教授,著名汉学家,道教学家,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四川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大学客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特聘教授,历任法国高等研究院(EPHE)特级教授、法兰西科学院(CNRS)汉学研究所所长、荷兰国立莱顿大学中国历史学讲座教授等职。
施舟人教授是国际汉学与道教学界的权威学者。他发起并带领二十多位西方道教学者历时二十多年展开欧洲的“道藏工程”,并于2004年出版《道藏通考》(The Taoist Cannon: A Historical Companion to the Daozang)一书,在整个汉学界产生广泛的影响。他还发起并主持了《圣城北京》及《< 五经>研究与翻译》等国际汉学项目。
近年来,施舟人教授将道教的“洞天福地”思想与现代环境保护理念相结合,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合作,发起了“爱山”项目。除《道藏通考》外,施舟人教授还出版有The Daoist Body(《道体论》)、La Religion de la Chine (《中国宗教》)、《道教史纲》(英文)、《科范纲要》等学术著作,发表相关学术论文逾百篇,对欧洲、美国以及日本的道教和汉学研究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