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8日晚7:00,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2018年度“研究生综合素质系列课程讲座”在文科楼158学术报告厅举行,主题为“读书当识源流——以庐山慧远的念佛法门为例”。本场讲座由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哈磊教授主讲,辅导员吴华老师主持。来自校内外各界人士与我所硕博士研究生50余人聆听了讲座。
本场讲座主要分为何为源流、考据源流、汤先生给我们的启示以及庐山慧远法师念佛法门四个部分。
哈磊教授首先从读书应该怎样去读的角度切入,指出“读书当识源流”的重要性。欲识源流必须要先知道什么是源、什么是流?哈磊教授先后以山河、文字、道教以及佛教为例,说明学术研究是从当下切入,看到的是局部而非全体,更非源头,所以需要考据源流。哈老师认为要通过从流到源的追溯以及从源到流的演变才能了解学术发展的脉络与原因。
紧接着,哈磊教授简要介绍了“考据源流”的传统,其在古代是刘向奠基的目录之学,近现代则是学术史之构建。但问题是当今的学术研究能否真正起到“考据源流”的作用?哈教授认为认识到学术研究的有限性是十分重要的。他结合自己的学术见闻,说明在学术考据中存在着预设前提、遵循单向度方法论、包含成见以及忽略时代风俗四方面的问题。哈老师强调同样材料从不同立场所得结论自然不同。对此,哈磊教授希望我们新一辈学人切勿断章取义,学会多角度看待问题,要破除成见,只有深入了解后才有发言权。
随后,哈磊教授认为读书当循序渐进,并以汤用彤先生的佛教史跋为例告诉同学们研究大有可为之处。在宗教学研究方面,哈老师指出我们要有汤用彤先生所说的两种态度,即“同情之默应、心性之体会”。哈老师举出自己研究庐山慧远法师念佛法门的例子说明做佛教学术研究应注意两点,一要多读经论,二要有问题意识。
哈磊教授的讲述内容丰富,同学们踊跃提问,现场气氛十分活跃。哈老师就“佛教创新与异化的概念辨别”“净土宗与密教的关系”等问题一一做出了详细的解答,使现场的老师和同学们受益匪浅。
最后,主持人吴华老师总结道:哈老师从他自己的生活经历、学术经验中的思考出发,旁征博引的为我们梳理了佛教研究之中如何处理各种问题与学术研究之间的张力,后面又通过了念佛法门为例进行追溯,让我们更为清楚念佛法门是如何从方法到宗派这样一个线索。这个脉络非常清晰,给我们的启发非常多。讲座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顺利结束。
嘉宾介绍:哈磊,哲学博士。1998-2004年师从陈兵先生学习佛教,先后获得哲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佛教义理、佛教文献学、佛教史,在《阿含》《坛经》及佛教禅学方面有一定心得。代表作:《四念处研究》、《坛经》(大学经典)等。
(供稿:施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