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8日晚,中山大学哲学系陈少明教授受邀莅临我校,在文科楼158学术报告厅开展了题为“中国哲学:通向世界的地方性知识”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王大伟副研究员主持,众多老师同学到场聆听学习。
讲座伊始,陈少明教授就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关系的问题,对西化论与本土论两种主流观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从中国哲学到世界哲学的过程是从地方性知识到世界哲学的运动,我们采用的方法要从静态分析转向动态考察。陈教授指出中国哲学是一种变动性的知识,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中国哲学做辩护,而是推动其发展。随后,陈教授介绍了“地方性知识”的起源。“地方性知识”概念出自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德·吉尔兹(Clifford Geertz)的《地方性知识:从比较的观点看事实与法律的关系》一书。此书以摩洛哥(伊斯兰教)、巴厘(印度教)和爪哇(混合文化)为研究对象,讨论的内容涉及语言、价值与司法的关系。书中强调理解整个社会文化系统才能真正了解社会生活,历史变迁中的各种关系熔铸成为整个社会的价值观。
陈教授认为,书中对“哈克(haqq)”、“达摩(dharma)”、“阿达特(adat)”三个词语的分析对我们理解中国哲学有非常大的启发。接着,陈教授举出“义”的例子,详细解析了其语义变化。陈教授强调,表面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曾刻意去定义“义”字,依然能在语言的意义网络中运用自如,但实际上,语义演变的问题与社会、历史的变化密切相关。
在讲座中,陈教授以“道”的地方性起源和“仁”的问题为线索,解释了中国哲学的“地方性”性格。在谈到“普遍化”时,陈教授认为普遍化是一种理性的冲动,理性的动力就在于赋予事物以秩序、通过分类与整合的方式完善概念。这在中国哲学史上同样适用。陈教授以“道”的演化为例,指出道从具体到抽象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从老子到王弼是从语言游戏到分析哲学的转向,再到宋明理学的天理之理,最后“道理”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紧接着,陈教授带领同学们简要回观了西方哲学。他认为,西方哲学一开始是作为生活方式出现,而非以抽象理论为出发点。“索菲亚(Sophia)”和“逻各斯(Logos)”是西方哲学的两个关键词,前者近“智”,后者若“道”,两者也呈现“地方性”特征。
讲座尾声,陈少明教授为我们指出了通往“世界哲学”的两种意义,一为逻辑上的普遍性(哲学),二为经验上的可复制(历史)。同时,陈教授强调,我们需要向西学学习建立理论的方法。
在交流环节中,陈少明教授回应了同学们提出的“中国哲学剥除了‘功夫论’的话,对世界哲学的贡献何在?”“从人类学的角度出发,如果说中国哲学是地方性知识,西方哲学是否同样如此?”等问题。随后,王大伟副研究员总结道:“陈教授的讲座为我们的文化自信提供了学理上的根据,也体现了一个中国学者是如何把中国文化的传承内化为自己的责任感”最后,在场师生以热烈的掌声感谢陈少明教授的精彩讲座。
嘉宾简介:
陈少明,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从事中国哲学、经典与解释的教学与研究,出版有《经典世界中的人、事、物》、《做中国哲学》等著作多种。
(摄影:施诚刚 供稿:施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