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学术讲座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讲座 >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刘海涛博士讲座记录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1-11-26

2021年11月24日晚上8点30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刘海涛博士应邀为我所师生主讲:《滕尼斯“共同体”理论的中国化及其当代意义》。

刘海涛博士的讲座围绕着他的论文,主要进行了四个部分的阐述。一,刘海涛博士自身对该课题的理解和疑问;二,中国对“共同体”的研究之起源;三,“共同体”理论在西方学界的传播与发展;四,“共同体”理论在中国的创新与发展。

首先,刘海涛博士表明,该论文是他根据时代的需求所进行的初步探索,因此获得了社会和学界的转载与关注。随后,刘海涛博士提出了他自身的问题以引发听众的共同思考:“如何建构中国的共同体理论?如何就该问题进行田野调查?”

随后,刘海涛博士指出,早在20世纪30-40年代,以费孝通先生为代表的前辈学者们已经引入并研究“共同体”的概念。因此,虽然“共同体”是当代的研究热点,但我们仍可以沿着前辈的研究,获得更多的经验和启示,并由此构建适用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框架。

紧接着,刘海涛博士对比了滕尼斯的德文共同体概念“Gemeinschaft”,及其相关概念“Gesellschaft”、“Gemeinde”的拉丁语、英语和汉语的翻译。并指出,费孝通先生的“礼俗社会”的翻译体现了Gemeinde的“传统性”,却无法表达这个词原有的“基层性”。

刘海涛博士由此引入了他的第四个观点,费孝通先生的翻译,正说明了他对共同体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他引用了伽达黙尔的观点:“原生理论只有在广泛传播和不断创新中才能真正实现其自身价值。”以此说明,概念考古并不是为了让我们遵循先辈的观点和理论进行研究,而是应以此为基础,对该理论进行新的建构。

在提问环节,何正金博士就德国共同体理论和芝加哥社会学派两者对中国的共同体概念的影响的区别提出疑问。刘海涛博士表示,这两个学派在中国沿着两条路径,均各有发展,并建议大家可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博士生张继驰则提出了共同体理论在研究中的运用问题。刘海涛博士就此提出了两个观点:在研究中,我们要从以往人类学主要差异性和多样性的方法,进行一个范式的转化,去思考“如何在差异性中体现共性?”。第二,过去对小共同体的研究,在面对民族交融以及区域性的调查研究的时候,应该注意方法论上的运用、延伸和发展。

讲座的最后,廖玲副教授对刘海波教授的讲座进行评议,指出刘海涛教授对于共同体概念的史脉的追溯、理论的理解和在研究中的运用是一种非常有启发性、值得大家学习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知识的体系。主持人张泽洪教授赞扬了刘海涛的问题意识以及选题方向。最后,我们在热烈的掌声中,带着深切的思考,结束了本次讲座。

撰稿人:邱慧娴

主讲人 讲座时间
讲座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