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6日下午3点,海内外知名佛教学者、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陈兵先生应邀出席“卿希泰学术讲座”第三讲,为我所师生及线上听众作了《三教心性论》主题讲座,线下会场设在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学术报告厅。讲座由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盖建民主持,朱展炎研究员、哈磊教授等师生以及线上听众共300多人听取了讲座。
陈老师首先指出,“国学”这个词,大概是民国时代出现的,当时所说国学,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只要是我们中国传统所有而其他国家没有的东西,都称之为国学。儒释道三家文化,中医、民乐、书法、国画、武术、茶道、古琴、古筝、象棋等,都被叫做国学。儒释道三家的心性说,不仅仅是一种哲学观、伦理观,而且是一种修身养性之道。
陈老师表示儒家的心性修养之道,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中庸》里讲的心性论,是君子不可须臾离之的,是一种以心性为本的修身之道。天生禀赋的心叫做性,亦即心性,顺着天生的心性去修养它、保持它,叫做道。儒家心性说的第二个层次,是《大学》里的“明德”。当时的“大学”跟我们现在的大学意思不一样,指“君子大人之学”,就是君子大人进行自我修养的学问。儒家心性修养的第三个层次,是无思无为。无思无为、寂然不动的心理状态,跟部派佛学本性心的另一说——所谓“有分心”,正好一样。有分,意为存在的一部分,部派佛学以它为经常如此、从此产生一切心理活动的心体,后来大乘唯识学说它是心体阿赖耶识的原始说法。有分心没有表层意识的一切活动,是个空白,但并非没有心,只是没有任何念头活动。这种心理状态,儒家、道家都认为有不可思议的作用。
陈老师认为儒家心性论还有第四个与道家共同的层次,但儒书没有记载,而见载于道家之书《庄子》。道教重视心性,主要在内丹修炼。内丹发源很早,最早的内丹专著,是东汉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它用周易的原理来解释炼丹,所以叫“参同契”,就是参合周易、道家与炉火。其中提到了心性。宋代以来,道教内丹受禅宗的影响,极其重视修心,与禅宗一样,高唱“明心见性”。其源头,是其祖师吕洞宾参黄龙晦机禅师道、禅双修,其徒当然皆循行师道。从文化发展的历史看,儒、道两家学习、吸收禅宗,是晚唐以来中国文化发展的一大趋势。道教内丹关于精气神、先天后天之关系,内炼过程中精气神的变化及调适的诀窍等,对禅定修持者颇有参考价值。
陈老师表示佛教诸乘,皆说心性本净,意谓心的本性本来清净,没有烦恼污染,与儒家、道家的心性论相近。小乘部派佛学将心性比喻为铜器、衣服、金等,表面虽然被尘垢污染,而其体性本来清净,去除尘垢,本来清净的心性便会显现。中国佛教的心性论,主要由标榜“以心传心”“教外别传”的禅宗弘扬,高唱顿悟成佛、见性成佛,力图于当下顿证涅 妙心,实质就是见道。禅宗人把心性叫做“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心源”“性海”“真性”“真心”等,指心没有被污染的本原状态,也称为“道”。或者说,禅宗是从心性入手透彻法性,透彻法性就证得了涅槃。禅宗的宗旨是“明心见性”,即明了、明见心性。见,是一种直觉,就像眼睛看见物象一样,不经过意识的思虑、加工及语言、符号的中介,是心性原样呈现。儒释道三家的心性法门,既有共同一致之点,又有内容和性质的差异。儒家的心性法门,是自我修养、心理调适之道,属伦理学、心理学范围,切实而易行,然只可成就君子、人中的贤圣;道教内丹的心性法门,旨在长生成仙,较儒家之道难行;佛教特别是禅宗的心性法门,旨在解脱涅槃、超出生死乃至成佛。三家心性法门既有区别,又可融通,特别是禅宗的心性法门,长期以来也影响了儒家、道教,甚至可以说促成了宋明新儒学及金元新道教的创生。宗教对话可以深入到各自教义的核心,这对世界和平及各个宗教的和谐相处、应时改革都大有裨益。儒释道三教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相互交融、互相影响,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宗教与哲学体系。三教心性论共筑了中华文明的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与进步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在评议环节,盖建民所长表示,陈老师的讲座极富学术性和前沿性。今天讲到的“三教”是站在中国文化的特点——“教化”的角度来谈“三教”的心性论。陈老师今天的报告内容非常广泛,比较了各家心性论中的特点以及异同。陈老师站在宗教中国化的立场上展望中国文化的未来,指出我们东方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真实性和可操作性,总结我们东方文化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对未来的世界文明的这个发展的世界意义。
(撰稿人:金明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