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4日下午,关于“真理语用分析”的学术讲座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文科楼158会议室隆重举行。本次讲座由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主办,特邀厦门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周建漳教授做主旨演讲。教育部高端人才特聘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盖建民教授担任主持,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詹石窗先生为讲座评议。四川大学老子研究院副院长、《老子学刊》常务副主编于国庆研究员等校内外专家学者出席本次专题讲座。讲座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讲大厅同时开放腾讯会议平台,以方便外地听众线上参与。
(周建漳教授演讲)
主讲人周建漳教授曾长期从事历史哲学研究,翻译出版了三本西方学者在此一领域的重要著作。个人专著《历史及其理解和解释》《历史哲学》,在业内有一定影响。这些译作与著作,近期内均将由国内著名出版社如“商务印书馆”再版重印。近几年来,他专注真理问题,在《南国学术》和《清华大学学报》先后发表了《“真理”观念的两个谱系及其要义》《中国思想中“真理”之阙及其文化意义》两篇长文,《人大复印资料》均予全文转载。本次讲座“真理语用分析”就是他真理研究中一个方面的成果。
讲座伊始,盖建民所长首先致辞,欢迎周建漳教授和所有参与讲座的老师同学们。盖所长分别从道教史学、经典文献学和文化学三个角度概括了宗教所的学术传统,表示周老师今天谈的关于真理的问题与川大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的学术传统有密切相关性,相信讲座将对从事宗教学研究的老师同学们有一定的理论启迪。
(左起盖建民教授、詹石窗教援、周建漳教授)
周建漳教授讲座的旨趣,是在尼采、福柯关于真理权力效应的分析之上进一步从认识论角度提出真理语用问题。周老师的讲座首先对“真理语用”加以界说,即社会生活中诉诸“真理”以判定是非、成败的“叫真”语言游戏,例如,法庭控辩、公共事务议题的辩论均为真理语用的实际表现形式,而“实践标准讨论”则是其当代中国版。生活世界中的真理语用实质上是对自然科学中以实验判定理论是非的模仿;但是,科学作为相关问题唯一正确答案的逻辑前提是“单义参照”,如“不管黄猫黑猫,能捉老鼠就是好猫”,但由于人类事务中价值与利益天然的多元性,单一参照前提无以满足,因此,“不论男贼女贼,能偷就是好样的”就不成立。因为面对自然问题时“手段有效性”与“目的合理性”通常天然合一,而在社会事务中,二者的不一致乃至分裂则是常态,从而令社会问题不存在严格意义的“科学解”。由此周老师引进了民主的认识论义涵,即在严格科学意义上“真理的不在场”的前提下,社会公共目标的选择除强制外,不存在认知上可辩护的标准统一答案即所谓真理,只能依公意决定,其实际实现方式就是依“多数票决”为原则的民主决策程序。周教授的讲座从真理语用的角度论证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在对象与目标上的深刻不同,但这并不妨碍双方均以追求真理为目标,关键是要放宽我们关于真理概念的理解视野。
(詹石窗教授点评)
在评议环节,詹石窗教授表示:周老师的讲座有三大特色:第一,运用简洁的标题概括要点,可谓提纲挈领,大道至简。第二,从形式逻辑到辩证逻辑,层层递进。在遵循形式逻辑前提下,周老师善于辩证地分析问题,体现了严谨的学术风格。第三,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正面与反面、中国与外国的对照,让讲座有了开阔的视野。紧接着,詹石窗教授分享了他的体会:首先,从周老师的阐述中感受到逻辑学的重要意义。因此,我们需要在逻辑学训练上面下功夫,这样才可能在写文章时处理好段落与段落、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其次,从周老师的引证中看到了文明互鉴的视野。周教教授虽然是以外国哲学研究为重心,但他又注重结合中国哲学的相关命题,进行深入诠释,令人耳目一新。复次,从周老师的分析中体会中独立思考精神的重要性。詹石窗教授指出,我们要树立问题意识,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向周老师学习,在博学的基础上学会独立思考。
周建漳教授的讲座与詹石窗教授的点评引起了大家的热烈响应。线下线上的听讲者一方面分享感想,另一方面也提出了许多问题,周建漳教授用半个小时的时间对这些问题做出了进一步的澄清与回答,不但帮助大家更好理解讲座内容,并且在更宽广的范围内做了新的发挥,时有“金句”,启发大家进一步的思考。
(盖建民所长做总结)
主持人盖建民所长最后进行总结。他表示,周建漳教授充满哲理思辨的讲座,加深了我们对“真理与语用”问题的理解,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使我们认识到:真理具有绝对与相对的属性,探求世界本原之真谛与自然宇宙及社会的“道之理”,乃是东西方文化共同之处,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要停歇!唯有如此,才能领悟把握天地自然的本真,让现实生活意义具足,焕发生命应有的光彩。
(主讲人周建漳教授与现场四川大学部分师生合影)
延伸阅读
讲座结束,盖建民所长与詹石窗教授引领周建漳教授参观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周建漳教授高度赞扬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探索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尤其对于近年来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承担的国家“十三五”规划文化重大工程《中华续道藏》、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西南道教文献整理与数据库建设”、“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视野下的中华生命智慧研究”的开展给予高度评价。(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特别报道,硕士研究生金明俊执笔)
讲座专家简介
周建漳,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方向为西方哲学和历史哲学。1978—1985年厦门大学哲学系本科、研究生;2002年厦门大学历史系(专门史:史学理论方向)博士生;1996-1997,德国雷根斯堡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2006-2007,美国伊利诺伊大学(UIUC)“东亚与太平洋中心”弗里曼学者(Freeman Fellow)。个人专著有《历史及其理解和解释》《历史哲学》;译著《叙述与认识》(丹图)、《历史表现》《历史表现中的意义、真理与指称》(弗兰克·安柯斯密特)。近年来关注真理的理论问题,2017年和2021年分别在《南国学术》和《清华大学学报》发表论文《“真理”观念的两个谱系及其要义》与《中国思想中“真理”之阙及其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