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9日下午3点,华东师范大学“觉群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赵东明副教授应邀为我所师生作了以“天台佛学和法相唯识佛学的要点与特色”为主题的学术讲座。
首先,赵老师以当代佛教学术界“经典成立史”的发展史观梳理了印度佛学以及中国佛学的历史演变,在中国佛学部分介绍了魏晋南北朝的“学派”“师说”、隋唐佛教宗派的形成,以及汉传佛教八大宗派的基本特色。
随后,赵老师讲述了隋唐佛学的根源。按照义净等人的记载,七世纪的印度,大乘佛教只有“中观”与“瑜伽”两个学派。不过,与义净约略同时的华严宗创始者贤首法藏却有着不同的观点:认为印度佛教除了上述的中观与瑜伽之外,还有提倡佛性或如来藏一系的思想。到了近代,太虚大师与其弟子印顺法师分别提出了类似的说法。太虚大师提出了印度大乘三系说:一、法性空慧宗,二、法相唯识宗,三、法界圆觉宗;印顺法师提出了印度大乘三系说:一、性空唯名论,二、虚妄唯识论,三、真常唯心论。
赵老师认为提出“三系说”的主要原因,除了印度确实有佛性、如来藏思想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中国人喜欢这套思想,同时最能代表传到中国的汉语系佛教的思想,就是这一系提倡佛性、如来藏思想的。
接下来,赵老师深入介绍了天台佛学的主要特点。在讲座中,赵老师运用了大量的精美图表向听众清晰地展示天台佛学之诸内容与体系。首先,赵老师在简要地概述了台湾学术界对天台佛学思想的根本依止的讨论后指出,在他看来,借用牟宗三先生的用词:天台佛学是结合般若中观与佛性如来藏的思想而“诡谲地”说如来藏。然后,赵老师开始介绍天台宗的主要学说。天台宗是中国佛教最早的本土化宗派,以《法华经》为根本经典,故又称法华宗。天台宗的主要学说包括一心三观、圆顿止观、十如是、一念三千、性具善恶、无情有性和五时八教。赵老师还将天台佛学的方法论总结为“横、竖‘十字回绕式’之论说”,其中不只有理论,还包括止、观之修行方法,其体系之严密与完整,即使有灌顶笔录与整改的成分在,也可见智者大师之智慧。
紧接着,赵老师又介绍了法相唯识宗。法相唯识宗是玄奘西行求法继承印度护法系唯识学理论而形成的一个中国佛教宗派。法相唯识宗立宗所依的经论主要包括“六经十一论”、《成唯识论》以及“唯识三大部”。接着,赵老师又讲了汉传的唯识古学(地论、摄论系)与唯识新学(玄奘系)的差异。印顺法师认为真谛的摄论学派是采取如、智无差别,泯相即性的说明。而玄奘的法相唯识宗对有漏与无漏、如与智、性与相,始终采取差别论的说明。
中国佛教中的“法相唯识宗”一般又称“法相宗”,因其剖析一切事物的相对真实和绝对真实而得名。又因强调不许有心外独立之境,主张“唯识无境”,亦称“唯识宗”。又由于创始者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常住长安大慈恩寺,故又称“慈恩宗”。其核心理论与印度瑜伽行唯识学派一致,其特色学说是万法唯识、五位百法、转依理论、五性各别说、认识论的“四分”说、三自性三无性说、三时教判与法相唯识宗的修证阶位说等。在讲座的最后部分,赵老师介绍了近代华人世界佛学研究的两大巨擘印顺法师与吕澂先生以及“中国近代佛教复兴之父”杨仁山先生。
最后,哈磊老师对赵东明老师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并做了学术回应。本场讲座在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