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7日下午3点,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张法教授应邀为我所师生作了一场关于“中国古诗的本来面目”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副所长李裴教授主持,与谈人为苟波教授,参加讲座的有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哲学系以及文学与新闻学院师生。
张法教授认为诗作为文学之一种,在古代它不仅是艺术,而且是文化中人之为人的一种必须存在方式。在一定意义上,诗是体会中国文化核心的最为关键的形式之一。张法教授以领袖与诗、文武官员与诗、诗的历史书写、女子与诗、全民写诗等主题充分阐释了为什么说“诗是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生存方式”。因为诗变成了一个让人受尊重的东西,它连接了中国人的文化和魂。
孔子在《论语·季氏》中说:“不学诗,无以言。”张法教授认为诗在文化各方面都有所表现,无论宫廷玩乐还是外交场合都能看到古诗在其中发挥的功能。对于个人生活而言,张法教授说:“中国的诗是围绕着整个人生来进行的。”人生的一切都可以也应该写诗,金榜题名时要诗,落第时也要诗,送别时要诗,行卷时也是诗。哲学、宗教、科学、音乐、绘画与建筑等等不同的文化都能看到诗在其中的表现,它让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充满了美学之韵味和美学的境界,它是区别于西方诗歌的独特东西。因此,张法教授认为,诗是不能翻译的,其不可译,保存着文化之魂,它有中文才能显示的意蕴。
在与谈环节,李裴教授首先对讲座做了简短总结。其次,苟波教授认为张法教授的讲座内容可以放在宗教和美学的角度来思考,他认为中国文化的象征,是一种虚与实的相交,而诗歌则是其中的一种代表。而不同形式的文化表达了不同的意义,因此形式和意义是不可分割的,是有连接性的。
在学生提问环节,张法教授对“如何看待古诗和现代诗在如今的冲突” “如何理解诗的不可译性”以及 “如何评价郭沫若的诗”等问题进行了解答。在解答中,张法教授和苟波教授都再次强调了形式和意义的不可分,张法教授补充了诗是可以翻译的,但又是不可以翻译的,不可以翻译的部分正是内容背后的文化意蕴。
最后,在热烈的掌声中,本场讲座落下帷幕。
供稿:苏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