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学术讲座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讲座 > 正文

纪要|段玉明:佛教美学发凡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4-06-19


2024612日下午3时,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段玉明先生应论坛邀请,作了一场以“佛教美学发凡”为题的学术讲座。本场讲座在四川大学文科楼223会议室举行,由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李裴教授主持,哲学系与宗教所党总支书记史冰川教授、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苟波教授与谈。本次讲座为宗教文化论坛2024年度系列讲座第10讲。

讲座伊始,段玉明研究员指出,如今的宗教美学都是站在传统审美的角度去审视宗教,宗教美学的另一面——换位到宗教本位立场的审美,应该被我们发现和重视。虔诚的佛教徒与非佛教徒一样,也有自己的审美活动。但不同于非佛教徒,虔诚佛教徒的审美活动不是世俗意义上的审美活动,而是佛教规定下的审美活动。

围绕佛教本位立场的审美,段玉明研究员提出了三大问题:虔诚的佛教徒是否有审美活动?他们追求的审美感受是什么?佛教徒审美的理想境界又是什么?

首先,虔诚的佛教徒肯定是有审美活动的,但是他们的审美活动不是世俗意义上的审美活动,而是佛教规定下的特别审美活动。佛教拒绝了世俗美学的追求,它对人生整体的判断是负面的,认为人生充满苦难。佛教规定性的审美活动体现为自我发掘、开发自我、追求真正的精神自由的审美。其次,佛教徒追求的审美感受主要是“法喜”与“禅悦”。“法喜”指领悟佛法而产生的精神愉悦,“禅悦”指禅定中获得的内在喜悦,二者都与世俗的审美愉悦有本质区别,是超越了世俗审美的审美快感,进入了实践美学的领域。最后,佛教徒审美的理想境界是涅槃。涅槃境界不是世俗意义上的死亡,而是具有常乐我净四种德性。涅槃境界提供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生存状态,是佛教徒修行的最终目标,是引领尚未达至此境界的佛教徒的审美路径。

在讨论环节,苟波教授认为段老师的讲座提供了一种超越传统审美的视角,那些被传统西方美学定义为丑陋、邪恶的范畴也被佛教美学所包括,这些内容实际上都是美学研究领域的。佛教美学可以帮助现代人探索更深层次的人类情感和精神追求。史冰川教授提出,本次讲座中所说的美感跟感官刺激、感官享乐是不一样的,它是精神的自由和对当下环境的超越,只有用这样的视角去审视世俗生活,才叫作审美。

最后,李裴教授对段玉明研究员的精彩讲座表达由衷的感谢,赞扬今天各位老师和同学进行了积极的互动和交流。李裴教授指出,段老师正本清源,反思当前美学研究,揭示了当前美学研究中的疏漏,阐释了学界以前没有发现过的那些范畴、境界。本次讲座将对佛教美学领域产生重要影响。

在热烈的掌声中,讲座圆满结束。







撰稿、摄影:佟囿蓉


主讲人 段玉明 教授 讲座时间 2024年6月12日
讲座地点 文科楼223会议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