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8日下午3点,四川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肖达娜副教授应邀在文科楼223教室为我所师生带来一场主题为“大英博物馆石质文物中的宗教意象及美学思维”的学术讲座。讲座由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苟波教授主持,四川开放大学文法学院刘兴健博士担任与谈人。哲学系与宗教所党总支书记史冰川研究员、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李裴教授,以及我所众多硕博士研究生共同参与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苟波教授对肖达娜老师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肖老师的学术背景、研究领域等。随后,肖老师解说了大英博物馆的基本情况,包括其发展历史、运营模式、藏品数量及分布概况,为后续的讲解奠定了背景基础。而后,肖老师从模仿、抽象和通神三个方面,深入剖析了大英博物馆中石质文物所蕴含的宗教意象及美学思维。
首先,肖老师从“模仿”切入,提出模仿出于人类对生命的敬畏。古人借助模仿,表达出对生命的热爱、对祖先的崇敬,以及对新生命的震撼和对逝去生命的惊叹。例如,坎特伯雷玉斧展现出一种令人愉悦的美学体验和浓厚的宗教情感,而玛雅玉米神像则以植物神演变为动物神,再到人格化神灵的形象,呈现出农作物的宗教象征意义和隐喻力量。并进一步通过谷物女神得墨忒耳的雕像、帕台农神庙的建筑和巨型圣甲虫等例子,指出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模仿本能和深刻理解。
接着,肖老师转向“抽象”这一主题,提出抽象是一种对生命的神化和控制的美学。通过拉美西斯二世雕像的夸张、重复和强化,古人将生命神圣化,进而转化为神灵的形象;祖先雕像“Moai”也体现了祖先灵魂的寄宿之意,这种雕像象征着人类原始的祖先崇拜。此外,肖老师以墨西哥瓦斯特克女神雕像为例,强调材料的独特性和整体的封闭感,以沙巴科石碑、仰韶文化和良渚文化的陶罐线条、几何图案,以及奥尔梅克石制面具等文物展现了古人通过立体平面化的方式,借助几何形态和线条,来表达对生命的敬畏与美学观念。
在跨界搭配方面,肖老师介绍了四个具有代表性的跨文化宗教象征,进一步阐释跨文化的融合与宗教意象的增强。例如,塔哈尔卡的狮身人面像将埃及和库施王国的文化相融合,阿蒙公羊的花岗岩狮身人面像则象征着非洲文化对塔哈尔卡人的保护形象,其他如人首有翼公牛的巨大石质雕像则通过跨界融合的抽象思维来增强神力的原始冲动。
最后,肖老师谈到“通神”,即通过宗教仪式达到与神灵交流、通向来世的目的。她通过玛雅宫廷放血仪式浮雕、墨西哥双头蛇图腾、北美水獭烟斗以及古埃及的《胡尼弗亡灵书》中逝者的审判情节等例子,展示了古人对通往来世的渴望与信仰。此外,肖老师还列举了中国传统的地府官形象和逝者石碑上的太阳和水意象,揭示了古人对永生与超越的追求,以及对来世的美好期待。
在与谈环节,刘兴健博士对大英博物馆石质文物中体现的身体与技艺、物质和礼仪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古代雕刻家不仅通过技艺表现生命形象,也将宗教观念融入其中,将“身体”塑造成神灵的居所。而在物质选择上,不同文明对石材、玉石等材质的选择也包含了特殊的文化寓意,如奥尔梅克的石制面具象征了世界中心,显示出物质承载的宗教意象。此外,刘博士强调,礼仪性的艺术创作不仅是对信仰的再现,更是一种社会秩序的传递。这些石质文物,借助特定的材质与形式,在宗教与艺术的交融中建立了跨越时间的沟通桥梁,展现了古代人对永恒与超越的探索。
讲座尾声,与会嘉宾和师生积极参与讨论,现场气氛热烈。讲座取得圆满成功。
供稿:胡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