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学术讲座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讲座 > 正文

纪要|李志鸿:山西介休《太上正乙法事科仪》与清初全真道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4-11-20

2024117日晚7点,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李志鸿研究员应邀为我所师生带来一场题为“山西介休《太上正乙法事科仪》与清初全真道”的讲座。副所长李裴教授主持,欧福克副研究员、孙伟杰副研究员评议,本次讲座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讲座伊始,李裴教授对李志鸿研究员的慷慨授课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其学术成果。随后,李志鸿研究员从《太上正乙法事科仪》概况、《太上正乙法事科仪》与山西全真道龙门派、《太上正乙法事科仪》与《大成金书》及《太上正乙法事科仪》在明清道教与民间社会中的作用四个方面展开讲解。

首先,李志鸿研究员简要介绍了《太上正乙法事科仪》的刊印时间(清雍正二年,1724),刊印群体(全真道龙门派高常庆及其弟子)以及刊印地点(介休玉虚堂)等基本信息。

接着,李志鸿研究员详细讲解了介休龙门派的谱系。高常庆“常”字辈,其徒“守”字辈,其孙“太”字辈,是典型的龙门派传承谱系。并指出介休一带的龙门派还出现“依世次立双名”的现象,与明代皇室的辈字谱形式相似。如介休后土庙全真道士在传续道派时,其名字通常为双字形式:上字取自龙门派字辈,下字则按照五行偏旁(水、木、火、土、金)依次使用,这种命名方式在龙门派传承谱系中尤为独特。高常庆一系至其徒孙辈时亦开始使用这样的取名方式,这一现象值得深入研究。

接下来,李志鸿研究员对《太上正乙法事科仪》援引《大成金书》的情况进行了举例说明,特别是科仪本中的一些灯图直接标示出自《大成金书》。并进一步提出《太上正乙法事科仪》作为清雍正年间介休全真道刊印流行的正一派科仪书是全真道与正一道互动的典范。

最后,在探讨明清道教与民间社会的关系时,李志鸿研究员引用黄宗羲关于明清儒家思想民间宗教化的相关论述,分析了林兆恩三一教、新安程智、太谷学派等民间宗教或学派与儒释道三教的融合现象。他特别提到程智加入道教龙门派是其“寄藏”思想的体现,即将“学之种”寄藏于释道,以促进儒家精神的生长壮大。此观点为理解明清道教与民间社会的互动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评议环节,欧福克副研究员指出,山西介休全真道龙门派的“依世次立双名”现象以及儒家思想的民间宗教化在四川地区也有所体现,并以“刘门”为例进行了详细说明。孙伟杰副研究员表示,李志鸿研究员通过地方性民间道教的实例,生动地说明了清代全真道与正一道之间的互动与融合,并就早期全真道形成较为完整科仪本的时间节点,以及在与正一道融合过程中各自的传承保留情况等问题与李老师进行了探讨。

讲座尾声,硕博研究生们踊跃提问,李志鸿研究员均予以耐心细致的解答。本次讲座取得圆满成功。

供稿:胡威


主讲人 李志鸿 研究员 讲座时间 2024年11月7日
讲座地点 文科楼162会议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