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书分为五卷,以时间为序,把中国从张道陵开始到第六十三代张天师为止,进行了全面评写。为了详细并公正地描写每位天师,各卷作者分别收集了史、志、碑刻、文人札记、诗文等文献中关于张天师(部分包括玄教)的史料,按其所处历史年代的顺序,考析了他们的生平、传教弘法活动、个人著述及其在道法、养生、艺文等方面的成就,并综合同时代人的品评、后人的追述及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等,对他们的社会影响、历史功绩进行了较为客观而全面的评述。
本套书是目前为止最为全面的历代张天师评传,对每一位天师的生平仙迹、历史际遇、嗣位履职、道法功业及其社会影响等等予以综合评述,力求客观公允,以展现这些张天师各具特色的历史风貌。
由汉代张陵、张衡和张鲁祖师创立正一天师道(五斗米道),传续了两千多年,龙虎山天师府在中国历史和社会文化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堪与曲阜孔府相媲美,成为构成了中国历史文化儒、道、释三大支柱之一道教的代表与象征。历代张天师对中国民间民俗和地方社会生活有着重要影响。有关天师生平事迹,素来受到教内和教外的重视。天师府内部很早就有天师世家谱录,明初第四十二代天师据此撰有《汉天师世家》一卷,明代大文豪宋濂等为之作序;其后,第五十代天师张国祥续修第四十二代至第四十九代天师传记,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成《汉天师世家》;民国初,第六十二代天师张元旭继其功,增补第五十代天师至第六十一代天师传,是为今本《补天师世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道教研究的蓬勃开展,国内外学术界对龙虎山天师府研究日趋深入,有关历代天师生平事迹的考究也成为学界关心的焦点之一,有关张天师的通俗文学作品和传说读物也时有所见。但是就目前国内外张天师研究情况来看,尚未有系统的历代张天师生平事迹和思想研究的著作问世,这与龙虎山天师府的历史地位与深远社会影响极不相称。鉴于此,2011年年初,龙府山天师府主持张金涛道长倡议启动龙虎山《 中国历代张天师评传》系列研究计划,本丛书由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盖建民教授任执行主编,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各卷撰稿人均是近年来崭露头角、活跃在道教研究一线的中青年学者。
《中国历代张天师评传》五卷本,广泛收集《道藏》《藏外道书》《道教宫观志》《中华续道藏》《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等道藏内外张天师文献,包括考古出土的文献和民间抄本、碑刻史料,以及地方志和文人笔记史料、传说等,在详尽占有资料的基础上,以客观平实的态度,依照年代次序对龙虎山天师府六十三代天师的生平、道履、传道弘法和教义思想,以及在道教史上的贡献和社会影响诸方面,进行系统梳理考证、记述和评论。
传主上迄汉代张陵、张衡、张鲁祖师评传,两晋南北朝天师评传、隋唐宋元历代天师评传,明清历代天师评传,下至民国第六十三代天师张恩溥评传。体例采用传记与文学思想评论相结合的写作形式,每部作品主要由史传和评论两大部分构成。内容包括张天师的生平(包括姓名、生卒年月考证、嗣教时间、道号、赐号、封赠、赏赐);主要传教弘法活动、神话传说、神异灵验等;著述文献和思想评析;道教史、道教思想史上的贡献和社会影响评述等。
《中国历代张天师评传》从社会政治思想、宗教、哲学、文学、医学养生诸方面重新审视评析张天师的地位和影响,在历代张天师生平史料挖掘方面,多有新的发现和新材料的运用,不仅对于正一道历史研究有学术价值,而且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有积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