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研究元代以前(含元代)道教派别的专著。
道教是发生于中国的组织化的教派宗教。跟其他大多数组织宗教一样,道教历史上也形成过诸多派别。道教的派别与道教的历史同久远,从这个意义上说,道教的历史就是一部道教派别的历史。
第一章导论阐述本人的基本观点。第一节通过对道教史的概述,指出道教历史与道教派别的发生、发展紧密相关,它本身就是道教派别的历史,同时作为道士个体活动及社会互动的集合,也构成道教派别传承的大背景。尤其是一些重要派别的出现往往就是道教史上的节骨眼。第二节认为,对道教的性质、特征和结构的正确认识,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对道教史尤其是道派的深入研究,而道教派别研究也有赖于对道教的性质、特征和结构的正确认识。没有这方面的正确认识,就很难对各道派作定性研究。第三节指出道教分派复杂,标准不一。以经教作为标准的分派发生较早,其次有道法派别,所谓道派不尽为宗派。道教徒的宗派意识是从宋元时期渐生、逐渐加强的;除正一、全真、龙虎、茅山、阁皂等宗派,南宋、元以降,甚至还出现一宫即宣称是一派的现象,有的大宫观下辖诸多道院,又区分出所谓派。道教的所谓“派”是在不同意义上讲的,并非都是宗派意义的派。
第二章讨论早期道派,认为战国秦汉方仙道是道教的起源之一,东汉黄老道是黄老思想与方仙道结合的产物,但均非道教派别。东汉中后期道教初起时,形成蜀汉张陵、张衡、张鲁正一道和巴郡、汉中张修“五斗米道”、东方于吉一派的“青领太平道”和中原张角一派的黄天太平道,还有关中骆曜一派。这是早期道教派别,标志着道教的成立。文中突出特征是将正一盟威道与张修的“五斗米道”、于吉一派的“青领太平道”和张角一派的黄天太平道加以区分,予以讨论。
第三章研究三国至两晋间葛洪时的道派,指出左慈-葛玄-郑隐-葛洪属于一个传承,而以葛巢甫为首又应属另一个传承,即新的灵宝经教系统,二者差别极大。“葛氏道”的提法混淆了不同道派的界线。认为至葛洪为止的道教未见佛教影响,是原生态的道教。
第四章是本书的重点之一,依次研究上清经与上清派、灵宝经与灵宝派、三皇经与三皇派、北方新天师道与南方正一道、洞渊神咒经与洞渊派、升玄内教经与升玄派、判教与传授经戒法?阶次所透露出的各派整合信息、楼观道、许逊孝道,探讨了三洞经教传统的形成和这些道派对后世道教多方面的影响;认为东晋南北朝道教的改革始于杨羲、二许等人;并将寇谦之的新天师道与南方正一道区分开来,通过二者的比较,指出南方正一道基本上尊重、继承过去传统,维持张天师的权威地位,无所谓“改革”。本书且认为,南方的道教改革并未革除正一道,相反,是以此基盘而展开并保留了张天师的权威地位;新起的道派又是与正一道并存发展;因此,后来整合出的传授经?次第以正一为初阶;或者,在定型的三洞四辅经书分类体系中,宣称正一部总摄洞真、洞玄、洞神、太玄、太平、太清六部。第七节讨论判教和各派整合,是本人独立的发现,是前所未有的。
第五章依次研究北帝派、天心派、神霄派、龙虎宗、茅山宗和三山符?问题、上清别派五龙派、阁皂宗、灵宝法、东华派、混元派、圆通法、灵宝净明派、太极祭炼法、清微派、内丹道的产生与钟吕金丹道。这部分一是探讨了道法诸派的特征,认为林灵素才是神霄派的创始人,神霄派模仿三山符?,设立自己的宗坛,且有宗师传承,故兼道法与宗派二类性质;二是探讨了道教宗派的形成问题,指出茅山宗是最早形成宗派意识的一派,武当山五龙派是上清别派;三是探讨了灵宝法问题,指出阁皂宗与灵宝法脱节,南宋灵宝净明派是灵宝法派之一,混元派与清微派教势转变,等等;四是结合内丹道形成的考察,认为钟吕金丹道是成熟的内丹道派,指出其与张伯端的差异。
第六章也是本书重点,专题研究南宋金元间新道教派别与正一教,依次探讨了张伯端、白玉蟾与所谓南宗、中派和道统说、全真教的道统、核心教义、修行、发展与宗派传承、太一教、真大道教、净明忠孝道、正一教与所谓玄教诸问题,分别考察了吴越、西蜀和易州正一教以及正一教的宫观组织方式,并通过附录,叙述了全真教向南方的传播。本文指出南宋金时代,南北道教有别。将道统说引入此期道派的研究,是本章一大特点。由此提出关于南北宗合流的时间的自己看法。
本人对前此全真教研究中某些观点也提出了商榷意见,认为在王重阳身上难以找到政治因素、民族矛盾足以解释他创立全真道。全真道也如其他成熟的组织化宗教一样,主要是因生死问题而起。研究宗教不应忽略细节,故而本章尤其是在全真教一节引用更多的第一手资料,使用较多篇幅,试图揭示其重要特征,并解决某些具体问题(如全真教的道统问题、核心教义问题、修行方式的转变问题、接受禅宗和儒家问题、内部宗派的形成问题、宗派传承问题),澄清一些流行至今的错误看法(如指出并非自全真教才出现出家、苦行现象)。全真教内部形成宗派的证据是立石于1246年的《天坛尊师周仙灵异之碑》1248年的《戊申岁纪海众信士姓氏之图》。本文列有丹阳子马钰、长真子谭处端、长生子刘处玄、长春子丘处机、玉阳子王处一、广宁子郝大通各派传承,指出元以前的碑文、传记无孙不二的传承信息;以她替补默然子刘通微的七真地位是在蒙元间,具体地说在公元1260年以后。除以重阳真人为全真道第一代祖师之外,丹阳(马钰)、长真(谭处端)、长生(刘处玄)、长春(丘处机)被尊为第二至第五代宗师,根据本文考述,丘处机之后宗师的排序应为:尹志平—李志常—张志敬—王志坦—祁志诚—张志仙—苗道一—常志清—孙德?—篮道元—孙履道—苗道一—完颜德明。附录指出所谓火居道与全真、正一皆有区别。
太一教一节,纠正了关于张彦辅归属的错误,指出属于正一道的太一道士并不等同太一教道士。对于存在于真大道内部的张清志与二赵一郑的传派纠纷也作了考察。
净明忠孝道一节,通过与灵宝净明派的比较研究,从而论证二者的不同。围绕着所谓“净明道”,以往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创立净明道的是元代刘玉,以前的只是许逊信仰: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创立净明道的是南宋何真公。本书则认为,灵宝净明派是南宋时期的道法派别,而元代老儒刘玉创立的是净明忠孝道,二者有诸多区别。
正一教一节,认为所谓玄教仍属正一教。通过对宫观组织方式的具体考察,指出十方丛林和祖孙甲乙这两种宫观组织方式北宋已见于记载,并非始于全真教。
本书由四川人民出版社2014年11月出版,全书七十余万字(含参考文献和索引)。
作者简介:
丁培仁,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1982年9月到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今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任教,嗣后一直在该所从事宗教研究与教学工作。著有《道教典籍百问》(16万余字,今日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求实集》(43万字,巴蜀书社2006年版)、《增注新修道藏目录》(58万余字,巴蜀书社2007年版)、《世界主要宗教系统纲要》(23万字,巴蜀书社2010年版),译著《中国近世道教的形成》(23万余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合作国家社科重点研究项目《中国道教史》四卷本第一、二卷、《中国道教》四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道教大辞典》、《古今中外宗教概观》(佛教)等九部书,点校《中华道藏》537页。主要代表论文有《关于早期正一道的几个问题》、《关于〈上清经〉》、《三皇经新考》、《道书分类法之我见》、《从类书〈无上秘要〉的结构看南北朝道教的教义体系》、《三清、玉皇原起考》、《〈灵宝毕法〉功法四题》、《〈灵宝毕法〉再研究》、《全真道散论》、《〈金盖心灯〉卷一质疑》、《道教与中国画略论》、《道教戒律书考要》、《基督教与道教比较论纲》、《浅析< 玄教大公案〉柯道冲序的道统说》、《醮与星斗信仰》等。自1982年以来,开设8门以上课程,近年主要讲授道教文献学、世界主要宗教、道派研究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