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8日下午,孙周兴教授在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开展了题为《时间是直的还是圆的?——以尼采和海德格尔为中心》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朱展炎副研究员主持,全校近百名师生到场聆听了讲座。
孙周兴教授以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时间概念入手结合尼采和海德格尔的哲学观点,探讨了时间是圆性的还是直线的?传统概念认为所有的定义都指向普遍性。但海德格尔在对前期哲学的认识中,提出“我们不是要下一个普遍的定义”。传统的时间观最早的是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给出的一个时间定义是说:“时间是关于前后运动的数”,时间是运动的计量。这个时间概念后来一直延续下来了,后来海德格尔将完全相同的、均匀的,适可测量的叫做“现在时间”。时间必须是相同的、同质的,而且是均匀的,如果不均匀就无法测量。
海德格尔在时间概念里面对传统时间观的批判,他认为“在时间的源始交流方式不是测量。”时间是不均匀的,不是均匀的线性,也不是可以测量的。传统时间观是着眼于“现在”的线性时间:作为运动的计量,传统时间观是线性一维的“现在时间”,即把时间看做一种“现在之流”,过去是已经消逝的“现在”,将来是尚未到来的“现在”。传统时间观具有自然性,它是自然人类精神表达的基础,特别是哲学、宗教、艺术的基础。
尼采的“永恒轮回说”反对线性时间观,开启一种以瞬间—时机为核心的圆性时间。提出时间不是直线。“所有直线都是骗人”,那时间必定没有线性时间。瞬间意义的时间概念,把过去和将来理解为当下碰撞出来的瞬间,这样一种奇异的理解是从尼采开始的。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区分物的时间和事的时间。
尼采着眼于“瞬间”,而海德格尔着眼于“将来”。尼采转向艺术,而海德格尔在这个意义上更重视此在实存经验,但两者都肯定时间是圆的——时间不是直的。海德格尔这个时候说“时—空”是一种神秘的“开裂”,在尼采那里说的“碰撞”。时间与空间的分离传统。对于自然生活世界的物经验是基于自然生活世界的物经验。
讲座尾声,孙周兴教授总结道:尼采的“永恒轮回学说”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非“线性”的时空理解,一种处于当下时机化生存的“圆性”时间观,“瞬间”是一个创造性的时机。时间为什么是圆的?哲学和科学做出了证明,这个证明无关紧要,实际上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个体对自己生命的理解,对自己生活世界的理解,这才是最重要。最后,讲座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主讲嘉宾简介:个人简介:孙周兴,1963年生,绍兴会稽人。199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96年起任浙江大学教授;德国洪堡基金学者;现任同济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讲座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等。主要从事德国哲学和艺术哲学研究。著有《语言存在论》《后哲学的哲学问题》《以创造抵御平庸》《未来哲学序曲》《一只革命的手》等;主编《海德格尔文集》(40卷)《尼采著作全集》(14卷)《未来艺术丛书》等;编译有《海德格尔选集》《林中路》《路标》《尼采》《悲剧的诞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权力意志》等。
撰稿人、摄影:李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