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博雅讲席赵敦华教授于2019年4月29日上午,在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开展了题为《宗教何人生——柏拉图的宗教观》的学术报告,讲座在文科楼158学术报告厅如期举行,报告会会议由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盖建民教授主持,参加会议的除四川大学本校学生以外,还有诸多来自于校外各界的哲学爱好者,全场座无虚席。
讲座开始,赵敦华教授以柏拉图的代表著作《理想国》为延伸,阐释了虽然希腊文章中没有宗教一词的对应语,但早期记录苏格拉底的言行中描述苏格拉底虔诚的章节已经具有某种宗教的因素,如其对于“不信神”的反驳、虔诚是关于神德性的知识和虔诚就是正义等观点。文中关于宗教场景的记述,不仅作为考证苏格拉底具体生活年代的史料,也反映出在城邦的宗教祭祀活动在当时是受到政府的许可的,即使是对于外邦神的祭祀活动。
接着结合克法洛斯的言语中,从人神关系出发,引出正义和虔诚。富有可以使人不欠人和神的债,通过向神献祭的方式,摆脱死后被神惩罚的恐惧的,而对于神的虔诚就成为一种向诸神乞讨和给与的知识。向他们索取我们需要的东西,成为一门诸神与凡人之间交易的技艺,那么自然演化成为对正义的追求,不再是正义本身,而是正义的名声。这种传统的蔓延,逐渐使得希腊城邦中的一切社会习俗中造成对于传统宗教的破坏,形成了一种颠倒的正义观。希腊的宗教信仰败坏了,有好人但是没有好报。因为获得智慧所以能守护正义,但最后没有好报。所以苏格拉底强调正义是一种德性,不能使人变得更坏。完全正义的人是真正的好人,正义的灵魂是最好的事情,对于反常榜样的肯定以此完成对于正义的弘传,让神一般的人来培养人格中的正义。从城邦的争议中提出神学大纲,指出神之所以为神,在于其完全至善的存在。并订立宗教法,坚信神的存在和善良,对神的虔诚是头等大事。使宗教祭祀活动有了一定的仪式化,并获得法律的保障。
然后从型相和诸神的角度中阐释了灵魂的神圣和不朽,将灵魂三分为欲望、激情和理智,以理智为主宰控制欲望。在灵魂与肉体结合不受其他缺陷损害的情况下,不能看到灵魂的型相,应该在灵魂纯粹状态下,用理性的眼光仔细审视它,更加清楚地认识正义的内涵。
赵敦华教授在讲座结尾以“让我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这样,我们无论在今世的生活还是在死后,才能得到自己和神的爱的回报,无论在现在的生活和千年之旅,我们都将做好事和幸福”作结。
最后,赵敦华教授针对学生的提问做出了深入浅出的回答,盖建民教授对于这次精彩的讲座做了总结,讲座在全场学生的掌声中结束。
主讲嘉宾简介:赵敦华,1949年生。比利时卢汶大学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原哲学系主任兼宗教学系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曾经担任教育部哲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长、中国现代西方哲学学会副理事长、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在学术界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和威望。主要研究领域为分析哲学和英美哲学、中西比较哲学、基督教哲学等。主要著作有《维根特斯坦》、《劳斯的< 正义论>解说》、《当代英美哲学举要》、《西方哲学的中国式解读》,《伦理和人性的跨文化对话》,《回到思想的本原》、《基督教哲学一千五百年》、《圣经历史哲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