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8日晚,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研究生综合素质系列课程讲座”,在望江校区文科楼二楼阶梯教室进行,本次讲座邀请到了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吴华老师,以《信仰研究的四重逻辑与一种范式》为题,与到场同学进行交流探讨。
讲座伊始,吴华老师向大家展示了几幅漫画,虽然形式和内容多样,但是他们都传达了一个信息——在当今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状态下,唯金钱论的社会价值观影响下,人们逐渐意识到信仰(广义,不单指宗教信仰)问题影响到了个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各种类似“无信仰社会”的表现、社会病态中的信仰缺失等等问题的凸显,也在提醒人们应该去关注、认识,研究“信仰”问题。不仅仅是国内外社会学家、宗教学者所关注和提出的信仰问题对当代社会的意义和影响,时下作为中国人精神思想指引的“中国梦”也有着“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时代要求。因而吴华老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大家思考信仰到底是什么?它对个人和社会又有什么影响和作用?并从中国传统信仰方式作为切入点,分析“信仰”这一概念的定义,进一步引申到对信仰的研究方法、视角上,提出四重解读逻辑和一种社会学的理论范式。
吴华老师从分析传统中国的民间信仰对象、仪式、受众、教义等特征,提出中国传统信仰并不是西方学界严格意义上的宗教,但它却体现为中国人生命过程中需要遵守的民间习俗、道德教育、生命教育,是个人与家族、社会、国家、天下、天道的连接载体。而信仰神明的多样化,也说明了在民间社会,民众对于信仰对象,基本上是一种为我所用,有信无类的状态,这种现象既说明了中国社会的多神崇拜,也表达了民众对于建构社会秩序象征物的敬畏。同时传统信仰以其神圣性展现权威性,它的神圣性就体现在对具体事务的主宰与定夺之上。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传统中国的信仰是信仰者与被信仰者之间权力关系的体现,是个人对于掌控者的膜拜与其愿望的表达诉求。所以从中国式信仰立场上来探究“信仰”,就不得不注意这几点问题和不同。
由此便引申到“信仰”概念的定义问题上来,吴华老师从传统解字学、知识学、社会伦理学、理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不同角度对“信仰”这一概念作了定义性的阐述,并强调了在此之中关于主观性和客观性、神圣性与超越性在“信仰”定义过程中的内涵和影响。因而指出,无论是出于何种考虑,信仰的超越性与神圣性,已然超出主客观的阈限,跨越了现实与非现实的虹桥,在凡俗的国家社会之中,以其孕育的精神能量,赋予人们内心的深层需要。这种需要可名之为信仰的存在意义性。这种意义性突出表现于两个层面:即个体小宇宙的存在与社会大宇宙的存在。正因为信仰在这两方面满足了人们向内对于生命的了解,向外对于社会秩序的理想追求乃至于对广袤宇宙的探索。因此,信仰作为一种精神资源,或称思想资源,可引领个人的行动,参与社会生活的建构,与文明秩序的最终形成。
所以,在这种对“信仰”的认知前提下,从信仰与国家的关系,信仰对社会的建构性来看,当前的信仰研究在总体上呈现出四种逻辑倾向,分别为道德、社会、政治与文化。这四重逻辑恰好也代表了信仰方式在公共生活中的主要面向。并在个人的道德自律和社会反思、群体行为引导、文化共同体构建、社会价值观及普遍伦理的塑造、稳定社会秩序等具体实践层面上具有积极意义。
融会前者,吴华老师进一步引出了著名学者李向平教授的信仰社会的研究理论范式。信仰社会学以人与神、社会权力与神圣化的关系为核心,通过梳理不同的神人关系,分析以神人关系为基础的神圣性建构,以及如何去建构不同类型的政治权力模式。信仰社会学研究的“4B”模式,即信仰(Beliefs)、信仰的归属(Belonging)、信仰行动(Behavior)、信仰基础(Basic)。
落实在信仰社会学的主要任务上,就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信仰和社会的相互关系,既探讨社会、文化和人的心理、行为,对信仰的发生、发展及其结构与功能的影响,也探讨信仰如何反过来又影响和制约社会、文化和人的心理、行为。
在讲座最后,吴华老师总结道,信仰方式,受历史更迭与社会转型的影响,就可能呈现出不同的演变轨迹。对于信仰方式的认识与对其解读的归纳整理,就成为了我们认识中华文明当代价值的起点。学界对于信仰研究的解读在总体上呈现出:(一)四种逻辑倾向:道德、社会、政治与文化。这四种逻辑恰好也代表了信仰方式在公共生活中的主要面向。(二)一种范式:信仰社会学的理论范式。在此基础上明晰信仰概念及其发挥机制,并以“信仰方式的社会性本质构成”思考信仰资源在历史长河之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以及信仰资源在当前社会治理之中的建构意义。从宗教社会学的角度考察信仰,有助于对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提供一全新的视角。
此次讲座,同学们受益匪浅,积极地与吴华老师就具体宗教的社会表现的相关问题进行交流探讨。最终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这次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