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9日晚上七点,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教授,《世界宗教研究》副编审袁朝晖老师应邀担任我所40周年所庆系列学术讲座第二讲主讲嘉宾。本次讲座的题目为:信仰、真理与宽容——约翰·洛克论如何跨越宗教纷争。该讲座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和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主办,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海外中国宗教研究中心”承办,主持人为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海外中国宗教研究中心”主任张崇富教授,评议人为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田海华教授。讲座在云端腾讯会议上进行,参加讲座的全国各界人士近160人。
讲座正式开讲前,主持人张崇富教授做了简要的开场白,说明了川大宗教所40周年所庆系列学术讲座的重要意义,并介绍了我所新建的6个学术研究中心。接着,张崇富教授着重介绍了本次讲座的主讲人袁朝晖副教授、评议人田海华教授,及讲座的时间安排。
本讲座内容共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袁朝晖老师首先介绍了约翰·洛克的多重身份和他的著作《宗教宽容书简》的成书过程。《宗教宽容书简》从一本拉丁文写成的匿名小册子到洛克作品中的集大成者,经历了洛克与普罗斯特(Jonas Proust)持续十五年的系列论争。
第二部分,袁老师分别从“为什么需要区分公民事务和宗教事务?”“灵魂拯救之事与官长无涉”“教会的‘民主’”“信仰者外部行为的约束:不得侵犯公共利益”“教义的解释权:法律保护言论自由”“反对‘强力’”等六部分归纳了《宗教宽容书简》的主要内容,指出宗教自由是洛克宗教思想中的核心观点,以及洛克认为个体权力、宗教权力和政治权力互相制约下才能实现个体真正的自由和平等的观点。在第三部分中,袁老师从“宗教宽容”出发,对“如何跨越宗教纷争”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总结了洛克捍卫信仰自由、推崇政教分离、建立起人人平等的宗教秩序等观点。袁老师指出:洛克认为在一个以多元共存为目的的政治社会中的个体必然要接受一定的、共同“愿意”的规则达成共存,这就需要构建一个不同信仰、不同理性“同意”的秩序。
讲座后,评议人田海华教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精彩评议,认为可以从洛克的政治哲学观对读其宗教宽容观、《圣经》批判视角看待宗教宽容观,并指出洛克宗教宽容观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此后来自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涂东博士、潘文博士、陈昕彤博士、严天钦副教授,以及川大哲学系的小郑同学等多位师生,或提出富有深度的问题、或与袁老师精彩互动,主讲人袁朝晖老师和评议人田海华老师也对此做出了精彩的回应。两个小时的讲座不知不觉接近尾声,最后,主持人张崇富教授总结发言,对主讲人袁朝晖副教授、评议人田海华教授及所有参会人员深表谢忱。至此,我所40周年所庆系列学术讲座第二讲圆满结束。
嘉宾介绍:
袁朝晖:哲学博士,副教授、副编审;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世界宗教研究》编辑部;从事宗教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基督宗教等领域的研究;任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评价研究院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诚信专家数据库专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