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0日晚上七点,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圣经文学研究所所长,CSSCI来源集刊《圣经文学研究》主编,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特邀教授,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梁工教授应邀主讲我所40周年所庆系列学术讲座第十八讲。本次讲座的题目为:当代圣经研究的范式转型。讲座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和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主办,四川大学基督教研究中心承办,主持人为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田海华教授,评议人为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赵艾东教授。本次讲座采取了线上腾讯会议平台和线下会议相结合的方式,吸引了近190人参与聆听。
讲座开始之前,主持人田海华教授向大家介绍了主讲人梁工教授的主要学术成果,以及对汉语圣经研究的贡献。随后,讲座正式开始。梁工教授开门见山地介绍了“批评范式转型(paradigm shift)”的概念和20时期中后期以来的圣经研究范式转型相关专著。接着,梁工教授着眼于圣经研究范式转型的原因,认为圣经的神学、史学和文学三重品质导致了学术史上的三条研究路径,而当代的多元文论对以往研究方法进行了全面拓展和有力深化。当代文论能呈现出多元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在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的各个方法都推崇“多元论”的后现代主义哲学。当代文论分为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类型,为圣经学者提供了可资运用的多种批评工具。它们进入当代圣经批评领域并快速发展,汇入当代圣经批评的主流。
然后,梁教授简要回顾了圣经研究史上发生过的两次范式转型,20世纪中后期发生了从此前居于主导地位的历史批评向文学批评的范式转型。梁教授援引戴维斯的观点说明“当代圣经研究的重要主题首推世俗化、殖民化和虚构化”,具体表现为从历史过程转向文本自身,从浅层心理转向深层心理,从作者意图转向读者接受,从封闭思辨转向文化批判,从单一阅读转向综合解析。梁教授对此分别举例进行条分缕析的讲解,最后,他总结了当代圣经批评纷繁复杂却并行不悖的学理原因作为讲座尾声。
梁工教授发言完毕后,评议人赵艾东教授进行了精彩的评议。她对讲座内容进行了精炼的总结,指出文学批评范式下的圣经研究具有强烈的开放性和多学科性等特点,圣经的题材和体裁与西方文学文本相联系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及圣经批评带来的现实意义和方法论借鉴意义,并对“作为文学源泉和文学影响力的圣经”提出问题,梁教授亦予以回应。讲座后的提问环节也十分热烈,查常平老师、宗教所在读研究生等线上、线下与会人员纷纷围绕“贩奴时期对于圣经的奴隶制诠释”、“当代的圣经文学研究与其它经典文学作品研究的差异”、“科学主义文论和人本主义文论的联系”、“圣经里不同文学体裁的经卷的批评方法”、“圣经的虚构文学角度研究”等提出问题,梁教授一一悉心解答。最后,田海华教授再次感谢主讲人梁工教授、评议人赵艾东教授及与会人员,我所40周年所庆系列学术讲座第十八讲在愉悦的学术氛围与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嘉宾简介:
梁工,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圣经文学研究所所长,CSSCI来源集刊《圣经文学研究》主编,兼任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特邀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被授予国际华裔圣经研究“前辈”学者称号(香港,2014)。主要研究圣经文学、比较文学。
摄影、撰稿人:魏璟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