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学术讲座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讲座 > 正文

读经明道,修己成人——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举办道家人文医疗系列讲座第一场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2-04-06

2022年4月2日,承四川大学“创新2035”先导计划之劲风,由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主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四川大学生命哲学研究中心、国家文化重大工程——《中华续道藏》编纂专门委员会、武当大学堂协办的“道家人文医疗”主题系列讲座第一场,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中华文化研究院会议室正式开讲。此次讲座由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詹石窗先生主讲,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舒大刚教授主持。


图片  

    “道家人文医疗”是詹石窗教授数十年从事学术研究而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早在上一世纪八十年中期,詹石窗教授即致力于道家文化探索。在长期的学术耕耘中,詹石窗教授深深感到道家学派具有深邃的生命智慧。敬畏生命、关爱生命、保护生命,这是道家文化的基本学术旨趣。由此申发开来,道家的各种人文载体都贯注了这种医疗精神。近年来,詹石窗教授在其所主持的国家文化重大工程《中华续道藏》的开展过程中,搜集到了众多道教医学相关典籍,从而使此主题得以扩充丰富。本讲座计划十六讲,此次第一场讲座为本系列的前四讲内容,詹石窗教授将其分为“道家人文医疗引说”“道家人文医疗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道家人文医疗的核心精神”和“道家人文医疗在人居环境中的贯彻”四个主题章节。

    在首讲“道家人文医疗引说”伊始,詹石窗教授就强调:“道家人文医疗”概念中的“道家”一词是广义上讲的,既包括黄帝老子为代表的先秦道家,也涵盖了汉代肇始的制度道教。詹石窗教授从当今社会人群诸多心理、生理疾病的关切出发,由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对传统医学文化的传扬入手,结合新冠疫情期间雷神山、火神山医院的建立及命名所蕴涵的道家文化背景,对道家经典进行再阅读和再理解,并首创性地提出了“道家人文医疗”这一概念。詹石窗教授对“道家人文医疗”的概念作了说明,他指出:所谓“道家人文医疗”即是以“尊道贵德”为思想主旨,运用道家人文资源诊治人类身心、社会、环境等诸多问题,以谐调自我、谐调人世、谐调人境为范围,以“延年益寿、长生久视”为目标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方法。

图片  

    承接第一讲道家人文医疗体系“与原初道家、古典道家、制度道教这三种道家基本形态保持同步”的观点,詹石窗教授在第二讲中就对道家人文医疗体系在道家学派不同发展时期的具体表现展开论说。基于原初道家的历史追溯,詹石窗教授援引《史记》《国语》《列子》等典籍文献中有关“黄帝”的载述,说明在此时期道家“斋心服形”的人文医疗体系雏形的基本内涵。而在以老庄思想为代表的古典道家时期,道家人文医疗体系则是以《道德经》中“去奢、去甚、去泰”、“三宝”、“七善”为其代表形式。及至汉代开始的制度道教时期,便形成了“道医”的传统,并有“静室”、“存想”及在注重仪式疗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生命礼俗。

    在第三讲中,詹石窗教授将“道家人文医疗”的核心精神归纳为三个方面:其一是以“道、德、善、静、安”为主要内容,从宇宙本体论下贯到社会、个体具体实践的指导原则;其二是源自对“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的解读中所总结出的生活启迪;其三则是从原初道家、古典道家、制度道教所传承的“道法自然”这一共同价值所提取出来的“不伤”“自强”的健康价值。循着上述“道教人文医疗”的核心精神,詹石窗教授在第四讲中借道家学派的“天人合一”思想和人居环境学说向大家生动地论说了“道家人文医疗”体系在人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的体现和贯彻实践。

    詹石窗教授说: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向来倡导“修己成人”,一方面是通过经典的学习和社会实践来实现生命的自我完善,另一方面则是在关爱社会、救助他者的过程中促进自我生命与社会生命的浑然一体,升华自我生命境界。詹石窗教授的精彩讲座对在场的师生朋友来说可谓是一场文化盛飨。在讲座结束后,听众以热烈的掌声表达了自己的致意。

(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通讯员、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李霄执笔供稿)


主讲人 讲座时间
讲座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