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学术讲座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讲座 > 正文

张文良教授学术讲座述要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2-04-13

2022年4月9日晚上八点,中国人民大学张文良教授应邀主讲学术讲座:《神明与佛性》。此次讲座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主办,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中国宗教与审美研究中心”承办。主持人与评议人均为本所李翎教授,本次讲座线上参与者共计五百余人。

图片1.jpg

讲座伊始,主持人李翎教授向听众介绍了张文良教授的研究方向及学术经历后,张文良教授便从佛教中国化切入主题,展开了如下三点的分享。

第一,“神明”一词的演变。张老师明确了由“明神”转化为“神明”的历史演变脉络,并指出相较于“明神”,“神明”的个体性、人格性减弱,但其内涵更加丰富。张老师指出“神明”概念与佛教发生交集,最早与佛教的轮回报应说有关,印度佛教思想家是站在佛教“无我”说的基础上,思考轮回的主体问题,否定婆罗门思想的常住、不生不灭的灵魂说,而中国佛教思想家并没有深刻意识到佛教与婆罗门教之间的理论差异,逐渐把近似于灵魂的实体视为“神”,并对比了在《理惑论》、《成实论》、《毗摩罗诘提经》等文中“神”的含义。

第二,“神明”与佛教教理的交涉。张老师基于《涅槃经》及《神明成佛义》指出在印度佛教中,佛性绝不等同于常驻不灭的灵魂,而是经过“无我”思想洗礼之后的“真我”,并提到慧远和宗炳二人力图促进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神”与佛教的教义相融合。随后张老师则指出《神明成佛义》中的两种“神明”都是“一心”之性,“佛性”本是涅槃、成佛的原理,不生不灭、本来清净的“神明”与无常生灭的无明之“神明”不仅是成佛的原理,而且是生死的原理。

第三,“神明”成佛义的理论意义。张老师认为“神明”内涵的转变使得形质二元论走向“心”一元论,结束了神灭和神不灭的争论,并开启了后来地论宗、摄论宗、华严宗的万法唯心的基本思路,这也从侧面说明《起信论》的出现不是偶然,而是中国佛教思想发展的逻辑必然。张老师还指出:虽然轮回转生—神不灭说与佛教“无我”说相矛盾,但正是由于“神”的观念被“佛性”所吸收,所以它才没有走向反佛教的方向,这也使得轮回变成了一种积极的、令人向往的形象。

图片1.jpg

    在提问环节中,听众就“如来藏与阿赖耶识能不能等同”“如何理解如来藏”“为什么一心二神明不能解决真心与妄心的问题,要到《大乘起信论》的一心二门才能解决” 等问题进行提问,张文良老师都给予了详细的回答。在评议环节,李翎教授肯定了张文良教授的理论研究成果,并欢迎张文良教授下次莅临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进行指导。

讲座尾声,主持人李翎教授再次对张文良教授的精彩分享表示感谢,至此,本场讲座圆满结束。


嘉宾简介:

张文良,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理论研究所教授,日本东京大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国佛教、日本佛教。已经出版的著作有:《澄观华严思想研究》(日文)、《批判佛教的批判》、《日本当代佛教》、《东亚佛教视野下的华严思想研究》、《< 大乘起信论>思想史研究》等。

撰稿人:田菲

主讲人 讲座时间
讲座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