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学术讲座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讲座 > 正文

黄柏权教授应邀主讲《关公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2-10-25

2022年10月21日晚7点30分,湖北大学黄柏权教授应邀主讲《关公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此次讲座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主办。评议人为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何正金博士,主持人为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张泽洪教授。此次讲座为线上线下同时展开,共有三百余位师生参与聆听讲座。

讲座伊始,张泽洪教授介绍了黄柏权教授的研究方向以及学术经历,随后黄柏权教授从“关公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关公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途径”、“关公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传播的影响”三个方面展开演讲。

image.png

 

黄柏权教授指出,关公信仰是在汉族地区逐渐形成,然后随着人口流动,如移民、商旅、宗教、军事等活动将关公信仰传播到东南西北。关公信仰在北方游牧民族地区、东北满族聚居区、西域地区、青藏高原地区、中部少数民族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均有广泛传播,并通过多种形式融入当地信仰体系之中。

关帝信仰、关公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既有中央王朝的有目的的推动,也与商旅活动、军事活动和宗教传播密不可分。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通过修建庙宇供奉祭祀传播关公文化,通过文学作品传播关公文化,通过戏曲演出传播关公文化,通过绘画雕刻工艺美术传播关公文化。

黄柏权教授指出,关公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是伴随着清王朝国力强盛、疆域扩大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而进行的,关公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关公文化的传播不仅在推动少数民族文学艺术创作、丰富少数民族精神文化生活、强化少数民族英勇顽强的民族精神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大格局上来看,关公文化还促进了中华民族价值观念和信仰的统一以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并且在客观上推动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黄柏权教授指出:“关公文化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纽带和载体,对增强各民族的了解和友谊、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发挥了精神凝聚的作用。”

在评议环节,评议人何正金博士对黄柏权教授的演讲做了简要评议,认为关公文化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融合认同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黄柏权教授所提到的关键词“关帝文化”不仅可以打开学术视野,而且还拓宽了宗教学者的研究思路,使人获益匪浅。最后,主持人张泽洪教授对讲座内容及研究价值予以高度评价,并对黄柏权教授的精彩演讲表示感谢,在现场师生的热烈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撰稿人:柴华春梁

主讲人 讲座时间
讲座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