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学术讲座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讲座 > 正文

刘海涛教授应邀主讲《何为“事件”:萨林斯“结构史观”之理论反思》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2-11-09

2022年11月8日晚7点30分,中国社会科学院刘海涛教授应邀主讲《何为“事件”:萨林斯“结构史观”之理论反思》。此次讲座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主办。评议人为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何正金博士,主持人为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张泽洪教授。此次讲座在线上线下同时展开,共有二百余位师生参与聆听讲座。刘海涛教授从“事件”这一历史学基本单元入手,阐述了萨林斯“结构史观”相关理论及其反思。

讲座伊始,刘海涛教授从“事件”观之比较切入,对比分析了历史学、物理学、哲学等学科对“事件”这一概念的解释,并由此引出本次讲座的主题——萨林斯的“结构史观”。刘海涛教授指出,萨林斯作为西方历史人类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其对于“事件”的人类学解释提供了不同的“事件”图景,为历史学与人类之间的交叉互动构筑了理论桥梁。

结构史观是法国年鉴史学家费尔南德·布罗代尔和美国民族史学家伯纳德·科恩基于“逃离事件”背景下提出的。在萨林斯看来,上述对事件与结构关系的解构源于二元论宇宙观上的对立,是对西方传统史学“事件—结构”之解构。刘海涛教授指出,在萨林斯看来,通常所说的事件,本身是复杂的,很多因素如起因、意义等,这些都是在文化脉络中获得的。相同的事件在不同的社会中,即在不同的文化系统中,会有不同的历史后果。因此,简单地将结构与事件对立起来的二元论做法,只能在概念上出现问题。为重新整合事件与结构,萨林斯以“库克船长”造访夏威夷为案例,通过对传统史料的新解读提出了“突发事件”这一概念。萨林斯的再造,让事件变成结构的转型,而结构则是过去事件积累的结果。但将社会文化结构改变的要素归纳为外部力量的观点却在学界引起广泛争论,由此,刘海涛教授引出了“内生事件”这一概念。萨林斯在对斐济社会中博(Bau)与热瓦(Rewa)之间战争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看似是琐碎的偶然事件引发的历史变革,实际上是透过社会关系和文化范畴的中介,由长时间的“形势”决定的。萨林斯从王国之间关系的更大结构和系统的视角来看,引发战争的决定性行动是独立的、自治的(autonomous),即,它不仅仅是原有文化图式的表达和执行,也中断那种秩序。因此,在萨林斯看来,(内生)事件是一般结构的独特实现,独特(内生)事件作为一种新的一般秩序而实现。萨林斯独特的历史人类学视域中的“结构史观’也由此得到新的拓展。

刘海涛教授指出,事件的辩证互动性是由一般的文化秩序结构象征性地建构起来的。诸如斐济的首领权威宇宙观和亲属关系神学等文化图式对事件具有决定作用。在萨林斯看来,在更大系统与某些人的行动继替之间存在一个涉及重要社会关系和文化范畴的中介(mediations),无论是从系统到行动的缩小还是从行动到系统的增大,都会涉及中介。琐碎的偶然发生,经过涉及重要社会关系和文化范畴的中介之后,造成了“糟糕”的战争事件。由此,借助与结构的关系赋予事件更深的意义,萨林斯完成了对长期存在于西方史学界的“结构”与“事件”的对立的深度整合,其独特的历史人类学视域中的“结构史观”得以进一步拓展。

刘海涛教授指出,萨林斯的事件观的逻辑线索应为“突发事件—内生事件—一般事件”,萨林斯对“事件”的诠释,经历了一个从“突发事件”到“内生事件”乃至“一般事件”的转变,并由此试图对长期存在于西方史学界的“结构”与“事件”的对立进行深度整合,进而此逐步建构出其独特的历史人类学视域中的“结构史观”。萨林斯的“结构史观”在西方历史人类学演变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史学与人类学跨学科研究范式的形成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进入提问环节,博士生杨文定和现上听众分别就萨林斯“突发事件—内生事件—一般事件”之结构和事件观进行提问。刘海涛教授对提问一一引申解答,进一步充实了同学们关于西方历史人类学和历史民族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最后,主持人张泽洪教授对讲座内容及研究价值予以高度评价,并对刘海涛教授的精彩演讲表示感谢,时间虽短但历史民族学理论分享丰富,聆听讲座的师生皆获益匪浅。

撰稿人:柴华春梁

主讲人 讲座时间
讲座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