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6日下午3点,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高峰枫教授应邀在我所作了题为“奥尔布莱特的考古与信古”的学术讲座。高峰枫教授结合奥尔布莱特的生平、研究经历以及学术著作,追溯了奥尔布莱特的学术思想从“疑古”到“信古”的转变,反思了20世纪圣经考古学的得失。
高峰枫教授首先介绍了圣经考古的历史背景。圣经考古始于19世纪40年代法国、英国在伊拉克北部的考古挖掘。圣经记载某地发生过某事,后世学者单凭文本考证很难断定经中的记载是否信实。更加直截了当的方式就是确定某地的遗址之后,派考古人员前去挖掘,以发现的古代遗存来判定历史的疑案。圣经考古不仅在学术界引起了轰动,而且对当时整个欧洲的文化、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随后高峰枫教授讲述了奥尔布莱特的生平。奥尔布莱特在大学期间自学希伯来文,是个语言天才,获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闪语语言研究的哲学博士。他在1919-1929年期间担任位于耶路撒冷的美国东方研究院院长,该院后因奥尔布莱特的影响力而更名为“奥尔布莱特考古研究所”。他一度坚信德国圣经考据派,充分接受威尔豪森的理论,认为摩西五经是由四个独立的文献编织而成,对圣经的历史性持高度的怀疑态度。高教授认为,19世纪很多学者按照传统的文献源流考证学能够得出激烈的疑古结论,而到了圣经考古学兴起之后,以圣经考古为基础的学者,尤其是奥布莱特,却得出了完全相反的、保守的相信圣经历史真实性的结论。谈到考古,挖出的实物既能证实古代记述,同时有些发现也会颠覆古代的一些不实记述。在圣经考古中,尤其是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有很多的考古学家愿意相信圣经历史的真实性。高教授表示泛巴比伦主义的观点让学者们不再孤立地去研究《希伯来圣经》,而是把它放在更广大的近东文明的网络,或者说一个谱系当中去研究。奥尔布莱特运用当时最新的考古证据,以当时最新的科学的学术研究,以理性的方式去正视一个非常传统的主题,其中有一部分是可以得到历史证实的。奥尔布莱特及其学派的考古学视角影响了一个时代,塑造了人们对圣经文学与历史之关系的理解。
在讲座评议环节,田海华教授对高峰枫教授的讲座内容及研究价值予以充分肯定,并就奥布莱特学派的发展与学术影响进行了评述,包括对反犹主义以及圣经中心论的反思。在开放讨论部分,梁栋博士、唐冬梅博士与黄庭缘同学等,围绕奥尔布莱特的考古学、语言学、历史观与圣经研究的方法等方面提出问题,高老师一一解答和回应,并展开讨论。
讲座持续近三个小时,最后在现场师生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金明俊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