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4日晚8点,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赵旭东教授应邀主讲《从乡土中国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次讲座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讲座开始前,主持人张泽洪教授简要介绍了赵旭东教授的研究方向及学术成果。
讲座伊始,赵旭东教授从“乡土中国—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手,阐释多元一体所体现的多元一体与一体多元之间阶段性的交互纽结性作用的发挥,强调内外力交互作用下中国文化转型的发生。并结合其博士论文和著作《文化转型人类学》阐释在内外力量的交互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指出费孝通先生关于乡土中国的思考视角并非一成不变。
其次,赵旭东教授运用生动的图表“结构性中国的动力基础”,叙述中国结构性的改变之动力来自于内、外部力量的相互交织。内外部力量带动演变过程中出现不同形态,近代中国在现代化的自我实现中得以实现自我价值的真实表达,人民寻求美好生活的自信心也得以转化升腾。赵旭东教授以甘肃武威一村庄为例,村庄土地难以供所有人生存,年轻人通过外出做“收头发”生意获得不菲收入,而达成了走出乡土的需求和愿望。
再者,赵旭东教授谈及“融入世界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面向世界的开放,乡土中国可以是开放的原点。其借用列维·施特劳斯“点-线”关系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乡土中国类似于“原点”,从之扩展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类似于点线关系的构建。在动态世界的延伸拓展中,点线延伸、动静交织是理解社会运行方式的视角。
赵旭东教授运用社会学家韦伯“观念类型”概念,讨论乡土中国作为费孝通观念类型的概括,说明我们更应在变化与转型中理解乡土中国,进而理解土地的束缚和解脱。在乡土中国基点位置确定后,方可理解转变的发生及其意义,乡土中国无法离开世界背景而存在。赵旭东教授认为,应当反思乡土中国的封闭性、理解乡土中国的开放性,其论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珍珠的作品《大地》对农民进行讨论,暗示中国乡土的不可改变性和静态性,而莫言诺贝尔奖项的获得也是通过农民而非普遍的人性问题之探讨,“七十四年后依旧是乡土”。
在此基础上,赵旭东教授对直线拓展式的殖民主义与循环往复式的逃难主义做比较,表明多元一体格局因开放性的敞开而具有了流动性、互惠性往来,其动态模式使得群体交互作用、自身文化再造成为可能,如此,多元一体互动值得深入思考。
最后赵旭东教授讲到,从乡土中国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是中国自身历史的演进路程,同时意味着一种现代生活的中国转型,并且更多是指在文化价值意义上的转型。在这其中,符号、象征、表征以及意义的传递和交流将成为日常实践的核心。赵旭东教授从包容性的一体性、文化的从由之而知之、生活价值选择上的生活转型、动态交流特征的普遍熟悉、在一起而不一样五方面进行总结陈述。
何正金博士和廖玲副教授针对赵旭东教授讲解的内容发表评议。何正金博士认为,赵旭东教授围绕两个重要的关键词“乡土中国”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两个学术话题相联系进行讨论十分具有启发性。结合少数民族宗教研究经验,研究者往往容易陷入个案研究的琐碎细节纠缠,而借助人类学、民族学理论关照,能够帮助解决个案研究困境。廖玲副教授认为,赵旭东教授的讲解帮助大家避免从单一视角理解乡土中国,而有意识地与中华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结合以作研究。乡村文化的封闭性与开放性是相对的、点线之探讨、社会封闭与开放的结合、文化是相互性的存在、历史发展理解和而不同的文化等论点都要求研究者承担文化自觉的历史使命。
进入提问环节,博士生黄沛宇、何佳玲分别就“如何理解点线延伸形成的网之外的点,以边远地区为例”以及“如何实现宗教符号意义的创造性转化”进行提问,张泽洪教授针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概念”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历时性转变的原因进行提问。赵旭东教授针对四个问题分别作出详细解答。
最后,张泽洪教授感谢赵旭东教授的倾情分享。聆听讲座的师生皆受益匪浅。
撰稿:胡凉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