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学术讲座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讲座 > 正文

纪要 |【2023年度第14讲】 蔡华:经验事实抑或将想象结果当作事实?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3-11-17

2023年11月10日下午3点,北京大学蔡华教授应我所邀请,在文科楼158会议室作了以“经验事实抑或将想象结果当作事实?”为主题的学术讲座。本场讲座由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李裴教授主持、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徐新建教授与谈。会场宾客如云、气氛热烈,来自本所、川大友好院系及其他高校的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undefined

李裴教授以精简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了蔡华教授与徐新建教授,并对在场师生的到来表示热情欢迎,由此拉开了讲座的序幕。讲座伊始,蔡华教授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从人类开始思考自身之时就产生的种种“大问题”,并以严密的逻辑推至近代乃至现代哲学所常探讨的“知识论”问题,即什么是知识,知识如何产生,并借此点出此次讲座的中心主题——经验事实与想象建构何者才能作为知识的对象。

随后,蔡华教授以当代语言分析哲学家约翰·塞尔的思路为对象进行了详细讲解与对比。蔡华教授认为约翰·塞尔从语言分析哲学入手来解决诸如社会制度等社会科学问题的尝试虽有所开创,但不尽完美,究其原因就在于哲学上的逻辑与人类学的事实是存在差别的。

undefined

紧接着,蔡华教授又以原始部落修墙为例,阐述了经验事实与想象建构之间的差异性,并强调我们永远无法通过想象建构出一种我们完全没有见过的东西,正如未被详细记载的历史事件,我们不但无法再现经验事实,甚至可能对于此类问题永远无法作答。随后蔡华教授进一步解构了约翰·塞尔的思路,将其归纳为公式:X在C中是Y,并指出在塞尔那里X、C、Y都是常量,但客观世界中C从来不会是常数,而是质变量,因为社会科学是独立于自然科学之外的科学,它不但要解决人类在各个方面展现出来的同一性,同时也要讲述清楚在不同的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多样性。蔡华教授强调在涉及本体论问题时,塞尔的观点是应该允许一定程度的想象,但人类学禁止想象,更不可将想象误解为事实。

最后,蔡华教授又回到了苏格拉底关于“我是谁”的问题,以人类学的角度进行了回答——“我们是谁、从哪来等问题,实际上随着民族的形成已经得到了回答”。并以汉人、纳人、法国人对于身体再现系统的不同回答与其相应的社会结构进行了深入对比,又以亚里士多德《动物繁殖论》对后人观念的建构为例指出了经验事实与想象所建构的信念之间的差异性。随后,蔡华教授又以自己的亲身田野经历作了进一步的生动诠释。

与谈环节,徐新建教授以幽默的语言表示,蔡华教授直接的知识呈现方式与纯粹凝练的语言表达,让他记忆深刻,并指出蔡华教授对人类学的“信仰”与以田野为样本,却不失形而上建构的学术思路是值得学习的。他认为蔡华教授是要在原话语基础上去界定人类学的基本理论,并以“关于整体的世界与流动的知识”“经验的田野与思辨的知识”与“事实的真相与升级的智慧”三小节对本场讲座的内容做了高度的提炼,

undefined

提问环节,蔡华教授与来自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与我校文学人类学专业的学生们做了精彩的互动,从格尔茨的文化解释理论谈到了个体信仰与群体信仰之对比。并对我所宗教学专业康陵萍同学与张卓同学所提出的有关田野调查方法论问题做了细致的回答。

最后,李裴副所长对蔡华教授的精彩分享、徐新建教授的深度参与以及全体听众的到来和积极互动表示感谢。本场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供稿:王汝彦

主讲人 蔡华 讲座时间 2023-11-10 15:00
讲座地点 川大文科楼158会议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