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7日下午14点30分,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宗教学首席专家金泽先生应邀莅临我所,为我所师生做了题为“参考、批评与超越:读兰贝克的《宗教人类学读本》”的讲座。讲座之初,主持人闵丽教授简要介绍了金泽研究员的研究成果及学术贡献。
首先,金泽研究员回顾了宗教学特别是我国宗教人类学的发展历程,指出作为中国学者研究宗教学,我们本身有着中国文化传统的熏陶,不管是几千年的文化传统,还是近现代的革命传统,总是在传统的熏陶下成长并开展研究工作的。他强调:“我们既要有中国的情怀,同时还要有世界的眼光。”兰贝克的《宗教人类学读本》代表着西方宗教人类学家的视野与眼光,阅读此书对我们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金泽研究员介绍了兰贝克其人,并对《宗教人类学读本》一书的结构进行分析解读。他按照该书的结构,依次从泰勒、涂尔干、韦伯以及格尔茨等人讲起,提纲挈领地总结这些经典作家的基本观点及其影响。接着,他提及该书第二章中《作为信仰者的基督徒》一文的启发作用,强调将宗教现象放到更大的比较宗教的视野中加以考察,思考宗教现象的条件与动力。
随后,金泽研究员在分析《宗教人类学读本》的基础上指出,对宗教物质性的关注是西方宗教研究前沿关注点。他强调苏珊朗格等人的象征符号理论以及道格拉斯等人对社会控制的理解对我们研究宗教颇有启发。还指出《宗教人类学读本》后半部分充分显示出西方宗教人类学者视野的拓宽,他们越来越多地关注现代社会中宗教在世界各地经济、政治、文化中的角色,尤其是当代宗教利用新兴媒体技术实现跨空间联结,这些都成为了宗教人类学的研究对象。
最后,金泽研究员对《宗教人类学读本》进行总结分析,指出该书体现出来的西方宗教人类学研究视野与方法的变迁,并指出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当代宗教的新情况。
在讲座中,金泽研究员运用了大量实际田野经验作为例证。他谈到了自己的学术生涯,特别是在中国宗教人类学发展中的经历,还论及将西方理论与中国文化和学术背景相结合所面临的挑战。他强调在理论应用和学术研究中需考虑文化差异和理论适应性问题。并认为广博与多面的视野对我们理解事物具有重要意义:“宗教学研究既是理论研究,也是实践研究;同时宗教学研究还是一个非常丰富的研究,不是一个局部的和封闭的研究。我们一定要打开自己的眼界,能打开多远就要打开多远,能打开多宽就要打开多宽。”
在评议环节,胡锐研究员评议说,金泽教授用典型的人类学家的思维,对兰贝克《宗教人类学读本》进行了一种人类学的解读。让我们清晰地感受到兰贝克在该书中的编撰逻辑,不是对不同时期、不同主题和不同流派的生硬罗列,而是将宗教人类学的所有知识作为一个长时段的话语流,引导读者毫无预设地进入一个多方对话的时空,不操纵不控制,客观理性地体察各种理论流派的观点和方法,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差异,时代的局限性和进步性,从而逐步体会成为这场对话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胡锐研究员强调指出,在面对具体的研究对象时,没有哪一种人类学理论与方法是一劳永逸的。单个的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它很可能是孤立的、是片面的;只有在与现实对象的关系中,我们才能确认到底使用哪一种方法,或者说哪一些方法。也就说,面对具体的对象,我们的方法很可能是以一种组合的方式成套出现的。所以在这场对话中,我们与其他对话者之间的关系既要亲如一家,又要锱铢必较,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这才是人类学方法最本质的思维的特征。此外,胡锐研究员也介绍了将此书作为教材参考书的缘由,认为其价值不仅在于提供了对宗教人类学各种理论的介绍,更在于细致地展示出各理论如何形成的思维过程;只有在对此种思维过程的精细研译中,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的内化。
在提问环节,博士生丁满提出两个问题:“符号与象征的异同如何理解”以及“布尔迪厄的文章为何没有被选进该《读本》以及他在西方人类学界的角色问题”;成都理工大学朱丽晓老师就“宗教社会学和宗教人类学的关系”以及“自然发生的仪式与人为引发的仪式的关系”进行提问;博士生张婉霏就“怎样确定田野调查点,使其具有典型性或有效性”问题进行提问。金泽研究员针对上述问题分别作出了详细解答。
最后,闵丽教授感谢金泽研究员的倾情分享,并总结指出金泽研究员的讲演具有文本解读与实证案例相结合、文本解读与我国宗教研究的立场和方法问题相结合、文本解读与金泽研究员自己的理论解读相结合的三大特点。
在热烈的学术交流氛围中,本此讲座完满落下帷幕。
撰稿:丁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