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7日下午三点,山东大学哲学院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饶宗颐宗教与中国文化研究所执行所长郭武教授应邀主讲我所40周年所庆系列学术讲座第二十六讲,讲座的题目为:有关“宝卷”研究的几点认识。讲座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和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主办,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道教断代史研究中心”承办,主持人为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盖建民教授,评议人为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周冶副所长。本次讲座在宗教所158会议室举行,吸引了六十余人参与聆听。
讲座开始之际,主持人盖建民教授对主讲人郭武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郭武教授的研究领域与学术成就等相关信息。
随后,郭教授对我所的邀请及支持和参与本次讲座的听众表示感谢,讲座正式开始。在引言部分,郭教授向在座师生分享了“宝卷”研究的缘起,并向大家介绍了“宝卷”的概念,强调其是流行于明清民间的具有说唱形式的宗教性文本,或者说是传播宗教思想的文艺形式。
针对“有关‘宝卷’研究的几点认识”这一主题,郭教授分为三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早期有关‘宝卷’研究的状况”。在20世纪初,宝卷开始进入中国学界的研究视野,主要前辈学人有顾颉刚、郑振铎、李世瑜等,在国外汉学界亦有关注。19世纪末以来,学界曾对宝卷进行过许多研究,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
第二部分是“宝卷”研究在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的趋势”,郭教授将其总结为:一是田野调查的展开和佚散宝卷的发现,二是馆藏宝卷的发掘与大型丛书的编纂,三是有关宝卷发展历史、内容形式及其社会影响的研究不断深入。接着,郭教授以丰富的案例进行条分缕析的解说,使听众中充分了解了学界已有的学术成果。第三部分是“有关‘宝卷’研究之不足及展望”,在这一部分,郭教授指出,目前有关宝卷的研究仍有很大拓展空间,且相关研究需要破除学科之“樊篱”、明确宝卷之“性质”,并解决好“分类”的问题。
评议环节,评议人周冶副所长对讲座内容进行了精要的总结,并指出郭教授的讲座进行了“宝卷”研究的学术史回顾,为年轻学者展示了学术史梳理的典范,富有启发性意义。在场师生纷纷围绕“宝卷中的那些内容以何种方式由民间传入宫廷”、“宝卷的起源与扶乩”、“如何进行宝卷与民俗相关研究”进行热烈的提问和谈论,郭教授亦一一予以回应。最后,主持人盖建民教授总结陈词,并向主讲人郭武教授赠送纪念卷轴。至此,我所40周年所庆系列学术讲座第二十六讲圆满结束。
嘉宾简介:
郭武,哲学博士,山东大学哲学院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饶宗颐宗教与中国文化研究所执行所长。曾任云南大学历史系、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芝加哥大学宗教研究中心访问学者,英国牛津大学中国研究所高级研究学者,兼任“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专家委员会“宗教学科”委员、香港《弘道》季刊主编。著有《〈净明忠孝全书〉研究──以宋元社会为背景的考察》、《王重阳学案》、《丘处机学案》等。
摄影、撰稿人:魏璟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