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学术讲座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讲座 > 正文

华南师范大学赖岳山副教授应邀主讲“近现代僧团的世俗化与现代性:以‘太虚——汉藏教理院’为例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2-12-26

2022年12月22日晚7点,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赖岳山副教授应我所邀请,为我所师生及线上听众作了以“近现代僧团的世俗化与现代性:以‘太虚——汉藏教理院’为例”为主题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是“佛教思想与社会”系列讲座的最后一讲,由王大伟教授主持,武汉大学沈庭副教授评议。

世俗化与现代性,是分析近现代中国佛教的两个基础概念。但从概念史和历史事实来看,它们并不很能贴切地描述复杂的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及佛教僧团的新形态,所以需要给予反思和重构。讲座开始,赖岳山教授阐述了本次讲座的核心内容,即通过分析“太虚——汉藏教理院”僧团这一个案例,来看近现代僧团这一个大整体。首先,赖岳山强调了汉藏教理院档案作为原始材料的价值。在近现代佛教僧团中,“太虚——汉藏教理院”僧团留下了大量档案,这份档案提供的信息是僧团的日常生活内容。他认为,这些关于僧人的文献档案,在佛教史的文献编辑中常被修饰或删改,被有目的性地遮蔽。我们应该改变原本传统上“日常与成圣”这样的二元结构分析,尝试把注意力放到僧团的日常方面。汉藏教理院档案能够反映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僧团生活,这个结论从敦煌文献中已经获得了验证。其次,赖岳山博士指出近现代佛教史中出现的世俗化与现代性是模糊和复杂的。在整个佛教现代性的演进过程当中,被视为现代性的东西,有可能恰恰是在早期被视为最反现代性的理念。虽然近现代佛教史拥有对现代性的描写,但是却忽略了世俗化的问题。针对古代佛教的世俗化问题,赖岳山教授回顾了法国汉学家谢和耐教授的《中国5-10世纪的寺院经济》一书的内容,他认为这本书很好地正视了佛教世俗化的问题,展现了佛教进入中国之后世俗生活的样态。他进一步认为,谢和耐教授的思路需要继承,我们应该勇敢地去正视佛教的世俗化问题,梳理僧团正当生活中某些被视为不正当生活内容的历史源头,还原僧团的正当生活。最后,赖岳山教授详细展示了汉藏教理院档案中的八类内容,并且给予了每一类档案材料以具体的举例和分析。

在评议环节,沈庭教授认为赖岳山的讲座以小见大,以太虚的汉藏教理院为例去反思整个佛教的本质,有宏大的叙事背景,两方面都讲的非常清晰。此次讲座因为加入了档案资料等新材料的呈现,为我们提供了新视角和新观点,所以内容非常丰富。

最后,主持人王大伟教授对赖岳山教授的精彩讲座及沈庭教授的中肯评议表示由衷感谢,本场讲座圆满结束。

佟囿蓉撰稿

主讲人 讲座时间
讲座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