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学术讲座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讲座 > 正文

邢海燕教授应邀主讲《文化唯物主义视角下的中国民间宗教解读——来自西北少数民族村庄的个案》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2-11-25

2022年11月22日晚8点30分,上海师范大学社会学系邢海燕教授应邀主讲《文化唯物主义视角下的中国民间宗教解读——来自西北少数民族村庄的个案》。讲座正式开始前,主持人张泽洪教授做简要开场白,对讲座主讲人邢海燕教授的研究方向及学术成果进行介绍。本次讲座在线上与线下同时展开,线上有超过二百位师生聆听讲座。

本次讲座以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宗教为个案,结合田野民族志的材料,从唯物主义视角分析技术和经济因素的力量如何导致民间宗教系统的变迁,并进一步探讨了来自中国的经验对该理论范式的修正。

在第一部分“人类学关于宗教的解释和研究”中,邢海燕教授首先介绍人类学视角下的宗教,从泰勒、格尔茨、莱曼等人对宗教的定义入手。接下来,邢海燕教授介绍进化心理学范式、功能主义理论范式、象征主义理论范式下的宗教人类学,对三种范式的代表人物进行介绍。之后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下的宗教视角做介绍,为接下来对马文·哈里斯研究成果的叙述作铺垫。

进入第二部分“马文·哈里斯:宗教研究的另一种视角”,邢海燕教授介绍马文·哈里斯思想的来源于人类学家怀特、斯图尔德及哲学家马克思,其著有《人类学理论的兴起》《文化唯物主义》等书,并首先提出“理论范式-文化唯物主义”。文化唯物主义基于技术-环境及技术-经济的决定论原则,以心智事件与行为事件、主位与客位为内容,其中主位、客位观点是文化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核心。文化唯物主义主张从整体和关系的视角对待所研究对象,从主位操作和客位操作两方面,强调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物质的东西或过程,这一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马文·哈里斯提出文化唯物主义策略的普遍模式,分为客位行为的基础结构、客位行为的结构、客位行为的上层建筑、主位的上层建筑。一言以蔽之,马文·哈里斯的宗教观可以概括为:宗教作为一种文化,被分类为客位行为的上层建筑。

第三部分“两个不同文化的个案”中,邢海燕教授以印度圣牛、青海土族及其民间宗教两个文化个案为探讨对象,此部分以马文·哈里斯的文化唯物主义视角为基础,以马文·哈里斯书摘及邢海燕教授田野材料为主要讲解内容。

首先,邢海燕教授介绍印度的圣牛崇拜。母牛构成印度教文化传统的核心,对此马文·哈里斯从文化唯物主义的经济理性出发给出系统性解释,母牛崇奉现象由于宗教、政治、经济理性三维度而出现。

在土族及其民间宗教个案中,邢海燕教授介绍青海土族的分布及人口信息,阐释文化唯物主义视角下的土族民间宗教,对土族民间宗教职业者职能变迁、地方政治精英和经济精英之影响、经济技术发展导致的女性角色转变等方面进行讲解。

在第四部分“文化唯物主义对于宗教人类学研究的启示”中,根据邢海燕教授的介绍,田野调查是对社会生活内隐结构的探索,“厚描”的方法以研究者本身为工具,在对研究对象日常生活的描述和刻画中建立起对研究对象生活秩序和意义的整体性解释。之后,邢海燕教授强调,宗教人类学需坚持整体论的观点,应将宗教研究纳入当地整体文化体系研究中,在考察不同背景宗教文化时注意分析其背后的技术和经济力量,既需做到宏观与微观、整体和个体的统一,也应掌握地方性知识。综上可知,马文·哈里斯的文化唯物主义能够为宗教人类学提供丰富的方法论支持。

图片1.jpg

之后,线下听众发起提问,从土族民间宗教职业者行医职责的消失、圣牛崇拜的符号意义两方面提出问题,邢海燕教授作解答。讲座结束后,何正金博士发表评议认为本场讲座内涵丰富,邢老师结合马文·哈里斯文化唯物主义理论及自身田野调查成果案例,便于同学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解。

主持人张泽洪教授表达对邢海燕教授倾情分享的感谢,赞扬邢海燕教授为师生带来精彩的理论介绍及经验分享。

撰稿人:胡凉瑱

主讲人 讲座时间
讲座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