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学术讲座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讲座 >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何利群应邀主讲“北朝邺下佛学流派及相关遗迹的探索”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2-11-24

2022年11月23日晚七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何利群副研究员应我所邀请,为我所师生及线上听众作了以“北朝邺下佛学流派及相关遗迹的探索”为主题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是“佛教思想与社会”系列讲座的第二讲,由王大伟教授主持,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馆长、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雷玉华教授评议。

1.jpg

讲座开始,何利群老师首先介绍了邺城的历史概况。邺城遗址位于河北省临漳县西南约20公里处,地处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四省交界处,是华北平原南北交通要道。公元3-6世纪,邺城先后成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和北齐六朝国都,因此有“三国故地、六朝古都”之称。邺城佛教始兴于十六国后赵时期,东魏北齐时达到极盛,成为继平城、洛阳之后重要的佛教文化中心。何利群老师从四个方面介绍了邺城历史考古的重要定位:第一,邺城是三国故地、六朝古都和建安文学的发祥地;第二,邺城是公元3-6世纪东西文明交流、南北民族融合、多元文化碰撞的见证地;第三,邺城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古代都城建设的里程碑,隋唐长安城的原型之一,对东亚古代都城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四,邺城是公元6世纪中期中原北方地区的佛教文化中心。隋唐以后的地论、华严、法华、净土、禅、律诸宗及三阶教均缘起或发端于邺下。

在第一部分,何利群老师开始介绍邺下佛学的传承。他分别介绍了东汉时期佛教的传播路线、十六国时期的邺城佛教和道安率众南迁事件。何利群老师表示,道安率众南迁事件在佛教史上意义非同寻常。道安毅然率领邺下僧众四百余人南迁襄阳,并分派同门及弟子到各处弘法,邺都僧众广布荆襄、江东、川蜀和关中地区,邺下佛学始得传承并宏扬光大。紧接着,何老师分别介绍了北魏时期和东魏北齐邺城佛教。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东魏迁都邺城。北魏末年活跃于洛阳译场的天竺僧人菩提流支、勒那摩提等随之东迁,中土名僧如慧光、僧稠、僧范、道凭、法上等也先后应诏赴邺,邺下佛教由此大盛。北齐初年佛教达到极盛。据文献记载,皇家立寺43所,全国僧尼200余万,邺城继洛阳之后成为中原北方地区的佛教文化中心。近20年来,邺城考古队发掘的赵彭城东魏北齐皇家寺院、核桃园北齐大庄严寺及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是邺下佛教繁盛的充分反映。

在第二部分,何利群老师重点介绍了邺城周边石窟遗迹。作为六世纪中叶中原北方地区的佛教文化中心,邺城周边地区保存了大量佛教遗迹,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邯郸市峰峰矿区南、北响堂山石窟、水浴寺石窟、涉县娲皇宫石窟、安阳灵泉寺大住圣窟、大留圣窟及小南海石窟。邺城成为继大同云冈、洛阳龙门之后北方地区佛教石窟寺最集中的地区。紧接着,何老师开始介绍邺下佛学流派与石刻佛经。邺下佛教全盛之硕德云聚,义学星罗。小乘之毗昙、成实,大乘之地论、华严、维摩、法华、净土、涅槃以及禅、律等佛学思想在此融汇于此。邺城周边石窟除保存了大量精美的石刻造像之外,还以窟内外崖壁上雕刻了大量的佛教石经而闻名于世。结合文献记载,通过对石窟造像题材及摩崖刻经的分析可以深入际解东魏北齐时期邻城地区盛行的佛教流派以及佛学思想传承。

在第三部分,何老师介绍了末法思想。中国的末法思想最早兴起于十六国时期。北朝晚期末法思想氾滥,为使佛法不灭、经典长存,石窟和摩崖刻经在中原北方地区极度盛行,并形成了邺下和泰山两大中心。北朝末法和刻经对北京房山云居寺石经、陕西金川湾刻经及四川地区隋唐刻经产生了直接且深远的影响。

随后,何老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邺城是十六国北朝以来,北方地区继长安、平城、洛阳之后的佛教中心和佛学思想汇聚地,是三百多年来北方佛学的缩影和总结。南北朝佛学之异趣诚如汤用彤先生所言:“南方偏尚玄学义理,上承魏晋以来之系统。北方重在宗教行为,下接隋唐以后之宗派。”邺城佛教虽终止于周武灭法、杨坚毁城,但其佛学精神深深存在于隋唐以后的地论、华严、法华、法相、净土、禅、律诸宗及三阶教中,形灭神在,传承有序,在理论和实践上奠定了隋唐佛学宗派的基础。

在评议环节,雷玉华教授提出自己的三点感受:第一,何老师以考古学的研究实证了中国历史和佛教史的范本;第二,何老师把邺城放到佛教文化大背景去思考,把对邺城的考古研究与历史、文化联系起来,对城市史有着一定贡献;第三,何老师展示了很多新的考古资料,值得我们去深入学习和研究。

最后,主持人王大伟教授对何利群老师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在川大宗教所会议现场聆听讲座师生的热烈掌声中,讲座圆满结束。

撰稿人:金明俊

主讲人 讲座时间
讲座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