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日20点30分,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李大龙教授应邀主讲“大一统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讲座开始前,主持人张泽洪教授介绍了李大龙教授的研究领域及学术成就。本次讲座在线上线下同时开展,有百余位师生线上聆听讲座。
讲座伊始,李大龙教授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语录,“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他指出,中华民族具有五个突出特性,确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观需要以“五个共同”为主导思想。李大龙教授强调,将“大一统”和“大统一”等同视之是国人的一般认识,但二者并不相同。因此,本场讲座将从“大一统”切入,诠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部分的主题为“中国”:“大一统”的突出标识。李大龙教授从历朝历代寻找“大一统”的标识,先秦部分其从文献学研究入手,指出《春秋公羊传》揭示了“大一统的本质属性所指向的是统治秩序。随后他提出,西周“服事制”的政治制度催生了“中国”概念的出现,秦汉则继承并发展了西周“大一统”的政治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大一统”观念不仅没有因为众多政权并立而消失,反而拥有了一个新的名号“中华”并得到强化。隋唐时期,“中国”不仅再次成为“大一统”的标识,而且“魏晋时故封内,不可不臣”的观念激励着隋唐统治者努力实践着“大一统”。忽必烈建立的元朝实现了对中华大地的统一、自称“中国”。朱元璋以“恢复中华”为旗帜推翻了元朝统治,“中国”不仅成为明朝“大一统”的代名词,更是推动着中华大地上人群凝聚。清朝定鼎北京,虽然其“大一统”的合法性受到质疑,但清朝统治者有“莫不知大一统之在我朝”的认知。
第二部分的主题是“天下”:“大一统”实践的空间。李大龙教授指出,“中国”只是“大一统”的标识,并非“大一统”观念实施的空间范围,指称王朝国家疆域的概念是“天下”,“中国”是其中的一部分。随后李大龙教授作出解释,“天”的概念在中华大地上出现较早,“天圆地方”是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人群对自然界的传统认识,综合分析“天下”一词在“二十五史”中的用法,大致可以将其分为明显的两类:一是用于指称王朝政令可以实施的范围,其典型用法即频繁出现的“大赦天下”之“天下”;二是理想中的“天下”。从“天下”的角度审视“大一统”政治秩序,在具体实践中有四个突出的特征。总结而言,“大一统”观念在“天下”的实践,既是中华大地上众多政权对“大一统”观念的继承与实践,推动着多民族国家中国的形成与发展,同时也是这些政权对“天下”人群不断整合的过程。
第三部分的主题是“中国”“天下”合一:多民族国家中国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名称出现。李大龙教授指出,按照古人的一般认识,“天下国家”由历代王朝(中国)和非历代王朝(边疆)构成,历代王朝和非历代王朝都是多民族国家中国历史的组成部分。在“大一统”观念的推动下,多民族国家中国在清代进入了“底定”阶段,其标志即“天下”从传统王朝时期的“有疆无界”开始向近现代主权国家的“有疆有界”转变。
临近尾声,李大龙教授进行讲座总结。他强调确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传统的聚焦“中国”概念而形成的认识体系是在历代王朝话语体系影响下形成的,并不符合多民族国家中国形成与发展的实际。多民族国家中国是生息繁衍在中华大地上的众多人群共同缔造的,其形成与发展的空间是“天下”而非“中国”,“中国”概念则是这些人群继承和实践“大一统”的重要标识。
在提问环节,博士生黄沛宇提出:在少数民族宗教研究中,若将“中心和边缘”的表述转为“中国和天下”,是否能够帮助破除中心主义观念?李大龙教授回答称,因“少数民族”称呼是在建国后通过民族识别而得出的,近代以前的“民族”概念较为混乱,有不同看法,故若试图区分清楚,“中国”概念并不能完全涵盖各方面之义。另一位同学从《中国历史地图集》使用及修订方面提出问题,李大龙教授作详细解答。
随后,何正金博士对讲座内容发表评议,认为在当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背景下,大一统的传统话语体系和西方话语体系共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需要以正确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基础。以正确的历史观讲述历史, 树立融通古今的历史观,方能回应现代化需求,并指出清代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性。另外,何正金博士还赞扬李大龙教授在研究中对核心史料的运用,是十分值得大家学习的。
最后,张泽洪教授对李大龙教授精彩的讲座表示感谢。
撰稿人:胡凉瑱